2025年新疆高考理科490分左右(488分、489分、490分、491分、49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新疆理科考生49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新疆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新疆高考分数线,新疆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390分。新疆理科490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新疆理科49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外:中国药科大学(最低492分)、大连海事大学(最低491分)、河北工业大学(最低490分)、中国矿业大学(最低488分)、温州医科大学(最低493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新疆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9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5838名到第5926名,共有89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新疆理科49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中国药科大学 | 公办 | 492 | 5743 | 本一 |
2 | 大连海事大学 | 公办 | 491 | 5851 | 本一 |
3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公办 | 490 | 5933 | 本一 |
4 | 河北工业大学 | 公办 | 490 | 5933 | 本一 |
5 | 江南大学 | 公办 | 488 | 6097 | 本一 |
6 | 中国矿业大学 | 公办 | 488 | 6097 | 本一 |
7 | 温州医科大学 | 公办 | 493 | 5696 | 本一 |
8 | 天津医科大学 | 公办 | 487 | 598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9 | 东华大学 | 公办 | 487 | 6183 | 本一 |
10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487 | 6183 | 本一 |
以上“2025年新疆高考理科49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新疆录取线都在490分左右(共有63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中国药科大学简介:
中国药科大学坐落于古都南京,始建于1936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药学高等学府。学校为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一所以药学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其中以药学、中药学学科为龙头的药学学科群建设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水平,素有“中国生物医药人才摇篮”的美誉。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根据医药产业链环节需求,学校全方位多层次分类培养高素质药学专门人才,毕业生因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富有社会责任感而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学校毕业生就业充分,就业率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始终名列前茅。本科生出国升学率、到优质单位就业比率、专业对口度、就业满意度等就业质量指标优势明显,毕业生就业质量持续提升。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多次荣获省级荣誉,受到中央及省市新闻媒体专题报道。
河北工业大学简介:
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培养工业人才的高等学校之一,创办了全国最早的高校校办工厂。1929年改称河北省立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学校1996年跻身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4年由河北省、天津市和教育部共建;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新一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20年来,学校始终秉承“兴工报国”办学传统和“勤慎公忠”校训精神,形成了“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30余万名优秀毕业生。近年来,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5个学科领域在ESI全球排名前1%排名中稳步提升。2020年获评“全国文明校园”。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不断完善高水平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近年来,全职引进和培养了包括“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34人,320余人具有国家级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等省部级以上专家称号。现有教职员工2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00余人。
江南大学简介: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独立建校,成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62年无锡纺织工学院并入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3333人,其中专任教师2165人(含研究生导师1670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人员比例74%,博士学位人员比例74.9%,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人员比例46%。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国家级引进人才”入选者24人,“教育部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2人,“国家特殊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与“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1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部省级及以上创新团队55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2025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本科大学(附2024~2012年省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