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四川高考535分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理科)

更新:2025-03-16 18:03:22 新高考网

2025年四川高考物理类535分左右(533分、534分、535分、536分、53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四川理科考生53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四川高考535分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理科)

参考四川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四川高考分数线,四川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539分,本二批分数线为459分。四川理科535分已经达到本二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二批次院校!

一、四川高考53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四川物理类53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四川轻化工大学(最低536分)、成都理工大学(中外合作)(最低534分)、西华大学(宜宾校区)(最低533分)、成都大学(中外合作)(最低533分)、成都大学(中外合作)(最低533分)。

省外:温州医科大学(最低537分)、福建中医药大学(最低536分)、四川外国语大学(最低535分)、沈阳理工大学(中外合作)(最低534分)、河北中医药大学(最低533分)。

二:四川物理类53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305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四川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3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87004名到第88281名,共有1278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四川物理类53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四川轻化工大学公办53687003本二
2成都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公办53489526本二
3西华大学(宜宾校区)公办53390739本二
4成都大学(中外合作)公办53390739本二
5成都大学(中外合作)公办53390739本二

2、2025四川物理类53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重庆医科大学公办53785806本二
2温州医科大学公办53785806本二
3河北医科大学公办53687003本二
4福建中医药大学公办53687003本二
5上海体育大学公办53588281本二
6四川外国语大学公办53588281本二
7厦门理工学院(较高收费)公办53489526本二
8沈阳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公办53489526本二
9江苏师范大学公办53390739本二
10河北中医药大学公办53390739本二

以上“2025年四川高考物理类53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四川录取线都在535分左右(共有305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四川物理类53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温州医科大学简介:

温州医科大学是浙江省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以校址所在地定名为“温州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2015年成为浙江省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23年,立项为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436亩。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08万册、电子文献99万册。学校主办、编辑出版5种学术期刊、1种学术报刊,其中学术杂志《Eye and Vision》进入SCIE学术期刊,3种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学校拥有5所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同时设有2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医院。附属眼视光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保持中国医院科技量值评价排行榜综合百强,附属眼视光医院稳居全国眼科专科医院第1名。

福建中医药大学简介:

福建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创办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两次入选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是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学校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附属人民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是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是国家级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附属康复医院是通过国际康复质量认证委员会(CARF)认证的康复专科医院;有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临床医学院,各类教学及毕业实习基地逾百所。有康复、肛肠、脾胃、外科等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屏山校区设立国医堂医院,为社会提供服务。

沈阳理工大学简介:

沈阳理工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我军为培养新中国急需的兵工专门人才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本科军工高等学校,是共和国“兵工七子”之一,曾用名东北军工专门学校、沈阳工业学院等,先后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工部、中央兵工总局、兵器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等,1999年划归辽宁省管理,2004年更为现名。

学校现有教职工1743人,其中专任教师1149人,含聘任到高级职称专任教师834人;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633人;有双聘院士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12人;省优秀专家、省特聘教授、省“兴辽英才计划”人选、省学术头雁、省“百千万人才”百千层次、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等130人;获批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教学团队6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