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河北高考58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历史类)

更新:2025-01-23 14:44:30 新高考网

2025年河北高考历史类580分左右(578分、579分、580分、581分、58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河北历史类考生58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河北高考58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历史类)

参考河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河北高考分数线,河北历史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49分。河北历史类58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河北高考58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河北历史类58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燕山大学(最低570分)、燕山大学(最低558分)、燕山大学(最低558分)、石家庄铁道大学(最低557分)、河北师范大学(最低555分)。

省外:辽宁师范大学(最低582分)、中南民族大学(最低581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最低580分)、西南石油大学(最低579分)、河北工业大学(最低578分)。

二:河北历史类58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02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河北历史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8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7709名到第7940名,共有232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河北历史类58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燕山大学公办57010271本科
2燕山大学公办55813641本科
3燕山大学公办55813641本科
4石家庄铁道大学公办55713933本科
5河北师范大学公办55514543本科

2、2025河北历史类58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武汉科技大学公办5827518本科
2辽宁师范大学公办5827518本科
3西北大学公办5817708本科
4中南民族大学公办5817708本科
5河北工业大学公办5807940本科
6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公办5807940本科
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公办5798144本科
8河南大学公办5798144本科
9西南石油大学公办5798144本科
10河北工业大学公办5788380本科

以上“2025年河北高考历史类58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河北录取线都在580分左右(共有102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河北历史类58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燕山大学简介:

燕山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四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

学校设有12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0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1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3个本科专业,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9个学科门类共同发展的学科格局;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防特色学科和16个省级重点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跻身中国高校第一方阵,部分学科实现跨级提升。

石家庄铁道大学简介:

--------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 省部局共建高校

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内涵发展、特色取胜、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致力于融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教学改革,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3项。建有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项目2项。获得河北省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学院1个,国家级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河北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7个,河北省级示范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2个,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4项,省级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2个。学校在2011年获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武汉科技大学简介:

武汉科技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和湖北省“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900余人。拥有全职及双聘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人,国家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25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者30人,湖北省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318人,湖北省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等培养计划入选者9人,湖北名师15人,湖北名师工作室8个,楚天名师1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3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3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87人,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5人。“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性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先进耐火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混合智能引智创新示范基地”入选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