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吉林高考44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历史类)

更新:2025-02-10 18:24:25 新高考网

2025年吉林高考历史类440分左右(438分、439分、440分、441分、44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吉林历史类考生44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吉林高考44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历史类)

参考吉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吉林高考分数线,吉林历史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369分。吉林历史类44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吉林高考44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吉林历史类44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6所):

省内:吉林艺术学院(最低437分)。

省外:桂林学院(最低441分)、上海杉达学院(最低439分)、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最低434分)、沈阳科技学院(最低430分)、闽南科技学院(最低424分)。

二:吉林历史类44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8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吉林历史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4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3852名到第13957名,共有106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吉林历史类44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吉林艺术学院公办43714320本科

2、2025吉林历史类44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民办44113851本科
2桂林学院民办44113851本科
3上海杉达学院民办43914093本科
4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公办43414697本科
5沈阳科技学院民办43015195本科
6闽南科技学院民办42415953本科
7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民办42216239本科

以上“2025年吉林高考历史类44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吉林录取线都在440分左右(共有8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吉林历史类44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简介: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位于江西省国家级赣江新区核心区、鄱阳湖之滨、庐山南麓的共青城市科教城。学院占地面积800亩,校舍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是一座充满“书香、人本、青春、绿色”气息的美丽校园。

学院融教育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法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八大学科为一体,设有10个二级教学院、48个本科专业,5个联合培养硕士点和4个研究中心。面向全国招生,以本科教育为主, 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1000余人。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简介: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是由自然资源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亚市人民政府“四方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省属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海南省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卓然屹立在祖国最南端的公办大学,是国家唯一的热带海洋大学。学校是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十大“教育援外基地”之一,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成员院校,也是琼中琼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知识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地。

学校依托三亚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区位优势,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化交流合作优势日益彰显。学校先后与65个国家和地区的135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签署合作协议173份,其中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协议96项。派出1000多名学生做交换生、汉语志愿者、共同培养硕士生、游学生、海外实习生,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接收来华留学生320名,涉及15个国家。交流合作项目数十个,其中包括教育部批准的海南省第一个中外合作本科项目:中国-奥地利旅游管理项目。招聘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的38名外籍教师到学校工作。近年来,学校组织承办的国际论坛、国际研讨会30余场,接待和参加国际国内合作交流会议320多次。

沈阳科技学院简介:

学校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始建于1999年6月,为沈阳化工大学国有民营二级学院,2004年4月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校名为沈阳化工学院科亚学院,2016年4月,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坚持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工作机制,建设两级基地,构建专创融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创新突破。创新创业工作获2020年度、2022年度辽宁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创新创业大赛成绩始终位于全省高校前20%,累计获省级及以上奖励3948项,其中国际级奖励21项,国家级奖励88项,获优秀组织单位50次,在“挑战杯”“创青春”赛事中,团体总分连续七年在全省参赛的90余所高校中名列前茅,师生参赛覆盖率高达90%以上,达 3.8万余人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