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天津高考640分左右(638分、639分、640分、641分、64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天津考生64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天津市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天津高考分数线,天津高考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75分。天津考生64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天津64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8所):
省内:天津医科大学(最低641分)、天津中医药大学(最低623分)、河北工业大学(最低621分)。
省外:四川大学(最低642分)、四川大学(最低641分)、四川大学(最低640分)、哈尔滨工业大学(最低639分)、重庆大学(最低638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天津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40分的考生在全市的位次范围是3748到第3892名,共有145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天津64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天津医科大学 | 公办 | 641 | 3747 | 本科A |
2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623 | 6808 | 本科A |
3 | 河北工业大学 | 公办 | 621 | 7197 | 本科A |
2、2025天津64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厦门大学 | 公办 | 642 | 3598 | 本科A |
2 | 四川大学 | 公办 | 642 | 3598 | 本科A |
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公办 | 641 | 3747 | 本科A |
4 | 四川大学 | 公办 | 641 | 3747 | 本科A |
5 | 四川大学 | 公办 | 640 | 3892 | 本科A |
6 | 四川大学 | 公办 | 640 | 3892 | 本科A |
7 | 北京理工大学 | 公办 | 639 | 4056 | 本科A |
8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公办 | 639 | 4056 | 本科A |
9 | 西安交通大学 | 公办 | 638 | 4183 | 本科A |
10 | 重庆大学 | 公办 | 638 | 4183 | 本科A |
以上“2025年天津高考64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天津录取线都在640分左右(共有247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天津医科大学简介:
天津医科大学的前身天津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原国家政务院批准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著名内分泌学家、医学教育家朱宪彝教授为首任校长。1994年6月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正式组建成立天津医科大学。1996年12月成为天津市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市属院校,2015年10月成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2月成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天津医科大学积极投身于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事业,是国家最早批准试办八年制的2所医学院校之一,也是首批试办七年制的15所院校之一。学校目前有气象台路与广东路2个校区和7所大学医院。现有本科专业21个,设有19个学院(系)和1个独立学院。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11509人,其中本科生5517人,硕士生4127人,博士生1188人,学历留学生677人。
四川大学简介: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7个学科型学院(系)及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我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3个,博士交叉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后流动站48个。
四川大学简介: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学校现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5个(含共建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产业创新中心1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2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工程研究中心8个,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4个、监管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1个,中央网信办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室基地1个,省级科研基地等76个;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4个。近4年,学校共牵头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10项。2022年,学校科研经费达35.2亿元。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学校先后编撰出版了《甲骨文字典》《汉语大字典》《全宋文》《中国道教史》《儒藏》等大型文化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