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高考历史类535分左右(533分、534分、535分、536分、53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湖南历史类考生53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湖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湖南高考分数线,湖南历史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38分。湖南历史类53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湖南历史类53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湖南农业大学(最低537分)、湖南工商大学(最低535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最低534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最低533分)、南华大学(最低532分)。
省外:河南师范大学(最低537分)、山西大学(最低536分)、云南师范大学(最低535分)、青岛理工大学(最低534分)、河北师范大学(最低533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湖南历史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3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2625名到第12898名,共有274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湖南历史类53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湖南农业大学 | 公办 | 537 | 12340 | 本科 |
2 | 湖南工商大学 | 公办 | 535 | 12898 | 本科 |
3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公办 | 534 | 13162 | 本科 |
4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 公办 | 533 | 13451 | 本科 |
5 | 南华大学 | 公办 | 532 | 13732 | 本科 |
2、2025湖南历史类53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东北财经大学 | 公办 | 537 | 12340 | 本科 |
2 | 河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537 | 12340 | 本科 |
3 | 上海海洋大学 | 公办 | 536 | 12624 | 本科 |
4 | 山西大学 | 公办 | 536 | 12624 | 本科 |
5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公办 | 535 | 12898 | 本科 |
6 | 云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535 | 12898 | 本科 |
7 | 曲阜师范大学 | 公办 | 534 | 13162 | 本科 |
8 | 青岛理工大学 | 公办 | 534 | 13162 | 本科 |
9 | 宁波诺丁汉大学 | 中外/港澳 | 533 | 13451 | 本科 |
10 | 河北师范大学 | 公办 | 533 | 13451 | 本科 |
以上“2025年湖南高考历史类53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湖南录取线都在535分左右(共有231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简介: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学校前身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于公元1161年创办的长沙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举办现代师范教育,1912年更名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1949年改名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2008年升格为本科并更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9年列为湖南省本科第一批招生高校,2021年教育部设立专项计划支持我校与湖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育、留、用”建设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近160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00余人,博士近600人,拥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团队14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等国家级和省级人才120余人次,101人入选学校“润之人才计划”。
上海海洋大学简介:
上海海洋大学是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3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工程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地球科学6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水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A+评级。拥有联合国粮农组织水产生态养殖中心(CEA)、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科技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教育部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平台30余个。建有水产生物育种研究中心、极端海洋过程与资源研究中心、海洋智库研究中心、国际海洋研究中心、中澳国际合作研究中心、远洋渔业国际履约研究中心、海洋科学研究院等一批校级科研平台。拥有我国第一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我国唯一的CNAS、CMA、DNV GL和USCG资质认定的船舶压载水实验室,建设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动水槽,研制万米级着陆器成功到达10918米深渊。是上海市水产学会、上海市食品学会、上海市渔业经济研究会指导单位。2011年以来,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奖36项。学校发挥学科与科研特色优势,服务社会成果显著。2011年以来辅导台湾地区苗栗县农户养殖大闸蟹,开创两岸农业合作的范例;组建“渔业科技教授博士服务团”遍及全国开展科技服务,助力西藏、新疆、陕西、贵州等地精准扶贫,成效显著,项目入选教育部第二届、第五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远洋渔业国际履约团队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代表国家全面承担履行区域渔业管理公约任务,为维护我国远洋渔业权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青岛理工大学简介:
青岛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土木建筑、机械制造、环境能源学科特色鲜明,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首批地方高校“111计划”建设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山东省首批高水平大学“强特色”建设高校。
学校履行社会责任,支持沂蒙革命老区发展,2006年设立临沂校区,设置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现有在校生7343人,累计培养各类人才3.5万人,为革命老区发展做出了理工贡献,体现了理工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