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湖北高考54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历史类)

更新:2025-02-01 14:52:49 新高考网

2025年湖北高考历史类540分左右(538分、539分、540分、541分、54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湖北历史类考生54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湖北高考54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历史类)

参考湖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湖北高考分数线,湖北历史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32分。湖北历史类54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湖北高考54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湖北历史类54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江汉大学(最低541分)、三峡大学(最低539分)、武汉纺织大学(最低539分)、长江大学(最低538分)、武汉纺织大学(最低539分)。

省外:辽宁师范大学(最低542分)、安徽建筑大学(最低541分)、湖南农业大学(最低540分)、陕西科技大学(最低539分)、甘肃政法大学(最低538分)。

二:湖北历史类54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89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湖北历史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4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1358名到第11562名,共有205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湖北历史类54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江汉大学公办54111357本科
2三峡大学公办53911783本科
3武汉纺织大学公办53911783本科
4长江大学公办53812008本科
5武汉纺织大学公办53911783本科

2、2025湖北历史类54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四川师范大学公办54211154本科
2广东警官学院公办54211154本科
3辽宁师范大学公办54211154本科
4浙江传媒学院公办54111357本科
5安徽建筑大学公办54111357本科
6南通大学公办54011562本科
7湖南农业大学公办54011562本科
8陕西科技大学公办53911783本科
9厦门理工学院公办53812008本科
10甘肃政法大学公办53812008本科

以上“2025年湖北高考历史类54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湖北录取线都在540分左右(共有189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湖北历史类54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长江大学简介:

长江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入选高校,湖北省重点建设的四所高水平大学之一,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的高校。

地 址: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荆州校区)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大学路111号(武汉校区)

四川师范大学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及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学校现有3个校区,分别是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的狮子山校区、成龙校区和位于成渝地区发展腹地遂宁市的遂宁校区。

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回迁沈阳,留川师生在原校址上创建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学校吸纳西山书院,更名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学校合并私立川北文学院,组成公立川北大学,迁址四川省南充市,改称川北大学。1952年,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3年,原重庆师范学院部分系科师生进入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四川师范学院本科专业迁到成都狮子山。1964年,原成都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数理化三系并入我校。1985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四川师范学院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成都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我校。

南通大学简介:

南通大学(Nantong University)始建于1912年,源自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2004年,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学校综合实力在《2024中国大学评价》中列第100位,自然指数排名居内地高校第71位,ESI列内地高校综合排名第113位。

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石化重点实验室、中纺联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省军民融合创新平台、省重点高端智库、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一批高端科研平台。获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省双创示范基地、省互联网众创园、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五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项)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2项)等600余项,获专利授权2100余件,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省科学技术奖、全国行业协会类科学技术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内的一批高层次奖励,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