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山东高考605分能报考上哪些大学

更新:2025-03-04 09:32:16 新高考网

2025年山东高考605分左右(603分、604分、605分、606分、60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山东考生60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山东高考605分能报考上哪些大学

参考山东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山东高考分数线,山东高考的一段分数线为444分。山东考生605分已经达到一段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一段批次院校!

一、山东高考605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山东60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9所):

省内: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最低607分)、山东大学(最低606分)、中国海洋大学(最低602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最低599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最低588分)。

省外:湖南大学(最低607分)、北京外国语大学(最低604分)、华东政法大学(最低603分)、重庆大学(最低608分)。

二:山东60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80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山东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0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18714到第19289名,共有576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山东60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公办607181131段
2山东大学公办606183931段
3中国海洋大学公办602211911段
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公办599230761段
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公办588311351段

2、2025山东60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湖南大学公办607178491段
2西北工业大学公办604195101段
3北京邮电大学公办604198021段
4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办604194361段
5兰州大学公办603204471段
6中国传媒大学公办603203721段
7华东政法大学公办603204391段
8重庆大学公办608170671段
9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办604194361段
10华东政法大学公办603204391段

以上“2025年山东高考60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山东录取线都在605分左右(共有80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山东60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学校拥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前五位,其中力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现有两院院士39人(含双聘)、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04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25人,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威海校区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10位院士在校区建有科研平台和工作团队,40多位教师入选国家及省部级高层次人才计划,聘请了114位高水平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在教师中大力培树“重教、思教、善教、乐教”的优良师风,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海洋工程教师团队先后入选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开展“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学校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管理人才的摇篮”,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2017年、2022年均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追溯学校历史,1953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石油资源,石油工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在这种形势下,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等著名高校的相关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组建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北京石油学院,隶属燃料工业部,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1960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69年,学校迁至胜利油田所在地——山东东营,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81年6月在北京石油学院原校址内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格局。1997年,石油大学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0年,石油大学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划归教育部。200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立研究生院。2003年10月,教育部与国家四大石油公司签署共建石油大学协议。2004年8月,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学(华东)立项建设青岛校区。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2005年8月,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协议。2006年10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所试点高校之一和承担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32家部属高校之一。2014年4月,教育部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签署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协议。2018年12月,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年,学校注册地调整至青岛。

北京邮电大学简介:

六十余载风雨砥砺,六十余载春华秋实。明光之北、蓟门之南,古老的城墙,见证了永不消逝的电波;鸿雁翱翔、银杏巍巍,坚实的土地,承载了信息黄埔的传奇。

——聚焦科技创新,战略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学校始终坚持将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光荣使命,加快打造信息通信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3个(2个牵头建设,1个参与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网信办/教育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1个、文旅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入选首批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在无线移动通信、光通信、文化大数据、未来网络、卫星导航与定位、星地计算、物联网智能感知计算、网络安全等领域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实现了众多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新的突破,有力服务了“网络强国”“文化强国”“航天强国”“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科研工作“质”与“量”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科技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研奖励、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近90项,居全国高校前列,科技创新的价值贡献度与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