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高考45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

更新:2025-03-12 14:17:14 新高考网

2025年上海高考455分左右(453分、454分、455分、456分、45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上海考生45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上海高考45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

参考上海市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上海高考分数线,上海高考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03分。上海考生45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上海高考455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上海45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最低454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最低454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最低453分)、上海电机学院(最低458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最低454分)。

省外:陕西科技大学(最低457分)、安徽建筑大学(最低456分)、广东海洋大学(最低455分)、甘肃政法大学(最低454分)、天津商业大学(最低453分)。

二:上海45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307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上海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55分的考生在全市的位次范围是30474到第30715名,共有242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上海45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公办45430934本科
2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公办45430934本科
3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公办45331179本科
4上海电机学院公办45829994本科
5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公办45430934本科

2、2025上海45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湖州师范学院公办45730232本科
2陕西科技大学公办45730232本科
3长江大学公办45630473本科
4安徽建筑大学公办45630473本科
5江西理工大学公办45530715本科
6广东海洋大学公办45530715本科
7南京工程学院公办45430934本科
8甘肃政法大学公办45430934本科
9山东科技大学公办45331179本科
10天津商业大学公办45331179本科

以上“2025年上海高考45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上海录取线都在455分左右(共有307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上海45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陕西科技大学简介:

陕西科技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及“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是陕西省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和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在师生中涌现出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好人”“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个人奖”获得者等一大批优秀典型。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中屡获殊荣,其中,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金奖4项,银奖29项,铜奖48项。学生就业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就业与学生资助工作先后受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节目专题报道。

安徽建筑大学简介:

安徽建筑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始建于1958年。学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省优秀教学管理集体、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

学校设有13个学院,6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理、艺、文、法、经七大学科门类。全日制本科生18600余人,研究生2400余人。专任教师1247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14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98人),博士生导师44人,硕士生导师768人。拥有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46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26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1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地方性领军人才45人,享受国务院、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13人。

天津商业大学简介:

天津商业大学原名天津商学院,由国家商业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于1980年创建。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7年学校更名为天津商业大学。

学校科研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现有冷冻冷藏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商务部老字号协同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低碳冷链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3个部级科研平台,1个天津市工程中心、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个天津市“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2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天津市高端培育智库、2个天津市高校智库,设有“环境能源+X创新实验室”“双碳研究院”“大健康协同创新研究院”和“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等交叉创新平台。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7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7项。4名教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工程学、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