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辽宁高考595分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历史类)

更新:2025-02-17 15:51:10 新高考网

2025年辽宁高考历史类595分左右(593分、594分、595分、596分、59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辽宁历史类考生59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辽宁高考595分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历史类)

参考辽宁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辽宁高考分数线,辽宁历史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00分。辽宁历史类59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辽宁高考59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辽宁历史类59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7所):

省内:大连海事大学(最低597分)、东北财经大学(最低572分)。

省外:广东财经大学(最低597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最低596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最低595分)、西南政法大学(最低594分)、中国药科大学(最低593分)。

二:辽宁历史类59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61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辽宁历史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9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2207名到第2261名,共有55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辽宁历史类59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大连海事大学公办5972139本科
2东北财经大学公办5723997本科

2、2025辽宁历史类59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广东财经大学公办5972139本科
2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公办5962206本科
3吉林大学公办5952261本科
4东华大学公办5952261本科
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公办5952261本科
6南京师范大学公办5942325本科
7西南政法大学公办5942325本科
8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公办5932395本科
9深圳大学公办5932395本科
10中国药科大学公办5932395本科

以上“2025年辽宁高考历史类59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辽宁录取线都在595分左右(共有61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辽宁历史类59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广东财经大学简介:

广东财经大学始建于1983年,原名广东财经学院,起始办学层次为本科教育,1985年更名为广东商学院,1997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2021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新文科、交叉学科。共有30个教学科研单位、66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经济学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工商管理学和法学2个一级学科是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理论经济学是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数字经济学是“冲补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国家安全学是广州市重点学科。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32000多人。

西南政法大学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位于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改革开放后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重点大学,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2018年12月,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共同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意见,强调要“继续落实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西南政法大学。”

深圳大学简介:

深圳大学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学建设,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深圳大学现有粤海、丽湖两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2.7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200.74万平方米。学校教学资源丰富,科研设施齐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0亿元。图书馆馆舍89759㎡,全校纸本资源461.37万余册,全文电子图书349.37万余册,全文电子期刊13万种。现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科技部P3实验室1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海洋局公共服务平台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4个,广东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1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1个。有社会科学类国家级研究平台5个,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2个,其他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1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