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湖北高考49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历史类)

更新:2025-02-01 12:47:37 新高考网

2025年湖北高考历史类490分左右(488分、489分、490分、491分、49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湖北历史类考生49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湖北高考49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历史类)

参考湖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湖北高考分数线,湖北历史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32分。湖北历史类49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湖北高考49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湖北历史类49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湖北民族大学(最低492分)、荆楚理工学院(最低491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最低490分)、荆楚理工学院(最低489分)、湖北理工学院(最低488分)。

省外:四川文理学院(最低492分)、吉林师范大学(最低491分)、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最低490分)、保定学院(最低489分)、曲靖师范学院(最低488分)。

二:湖北历史类49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300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湖北历史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9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24615名到第24923名,共有309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湖北历史类49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湖北民族大学公办49224328本科
2荆楚理工学院公办49124614本科
3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公办49024923本科
4荆楚理工学院公办48925231本科
5湖北理工学院公办48825516本科

2、2025湖北历史类49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福建农林大学公办49224328本科
2四川文理学院公办49224328本科
3张家口学院公办49124614本科
4吉林师范大学公办49124614本科
5天津中医药大学公办49024923本科
6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公办49024923本科
7石家庄学院公办48925231本科
8保定学院公办48925231本科
9攀枝花学院公办48825516本科
10曲靖师范学院公办48825516本科

以上“2025年湖北高考历史类49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湖北录取线都在490分左右(共有300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湖北历史类49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天津中医药大学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2020年获批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17年、2022年连续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序列,是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唯一一所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2396人,研究生4417人,留学生700人。全校(含附院)现有在编教职工4041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其中1人为兼聘),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5人,教学大师奖获得者1人,岐黄学者、青年岐黄等一批高层次人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简介: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滨海旅游城市——秦皇岛。学校始建于1941年,1975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科技部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中国科协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首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示范院校、河北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

学校建有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板栗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5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河北省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和3个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保定学院简介:

保定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地处河北省保定市,距雄安新区30公里,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河北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高校党建示范校、河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2016年,学校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列入“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试点院校,2021年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标准化试点项目院校,跻身全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第一方阵。

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16117人。教职工1052人(专任教师65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98人,副高级职称294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各类省级高层次人才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