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天津高考580分左右(578分、579分、580分、581分、58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天津考生58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天津市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天津高考分数线,天津高考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75分。天津考生58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天津58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天津中医药大学(最低581分)、天津理工大学(最低580分)、天津中医药大学(最低578分)、天津师范大学(最低583分)、天津财经大学(最低577分)。
省外:浙江师范大学(最低582分)、长沙理工大学(最低581分)、南京工业大学(最低580分)、重庆医科大学(最低579分)、石家庄铁道大学(最低578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天津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80分的考生在全市的位次范围是16518到第16781名,共有264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天津58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581 | 16517 | 本科A |
2 | 天津理工大学 | 公办 | 580 | 16781 | 本科A |
3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578 | 17326 | 本科A |
4 | 天津师范大学 | 公办 | 583 | 15966 | 本科A |
5 | 天津财经大学 | 公办 | 577 | 17586 | 本科A |
2、2025天津58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浙江工商大学 | 公办 | 582 | 16244 | 本科A |
2 | 浙江师范大学 | 公办 | 582 | 16244 | 本科A |
3 | 南京财经大学 | 公办 | 581 | 16517 | 本科A |
4 | 长沙理工大学 | 公办 | 581 | 16517 | 本科A |
5 | 浙江理工大学 | 公办 | 580 | 16781 | 本科A |
6 | 南京工业大学 | 公办 | 580 | 16781 | 本科A |
7 | 中国医科大学 | 公办 | 579 | 17063 | 本科A |
8 | 重庆医科大学 | 公办 | 579 | 17063 | 本科A |
9 | 华南农业大学 | 公办 | 578 | 17326 | 本科A |
10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公办 | 578 | 17326 | 本科A |
以上“2025年天津高考58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天津录取线都在580分左右(共有285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浙江师范大学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设立,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并入。2015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20年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学校拥有金华校区(校本部)、杭州萧山校区、杭州西湖校区、兰溪校区等4个校区,25个学院(含独立学院),拥有金华市中医医院等附属医院。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近29000人(含独立学院),研究生9900人(其中非全日制研究生1264人),留学生1270人,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1万余人。
师资结构合理,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欧洲科学院、乌克兰、加拿大院士5人,国家级特优人才26人,省级特优人才38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浙江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7人,国家、省突出贡献专家8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2人。
浙江理工大学简介:
浙江理工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是一所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特色鲜明的工科强校、多学科兼具的综合性大学。
今天的浙江理工大学以工为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理、工、文、经、管、法、艺术、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进入“三校区一中心”的发展新格局,下设19个学院(教研部),举办1所独立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7759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研究生8385人。
中国医科大学简介:
中国医科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30多万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其中,国家卫生部正副部长10位,省军级以上领导干部100余位,将军40余位,“七一勋章”获得者2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位,被誉为“红色医生的摇篮”。
学校现有沈北、和平2个校区,设有18个学院、3个研究院、2个教研部。在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等6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学等7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6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8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7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A类7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普通本科专业26个,有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教学项目有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国家级教学团队(包括黄大年式教学团队)4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十二五”规划教材16本,4本教材获批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1人,入选全国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4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4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省级教学项目有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重点支持专业1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向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2个,转型发展试点专业5个,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1个,精品课程4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省级教学团队15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跨专业实训平台1个,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8个,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实训培训基地1个,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6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38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11个,辽宁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5个,辽宁省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2个,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辽宁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5个;辽宁省精准医疗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7个,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3个,辽宁省医疗中心55个。学校现有3所附属综合性医院和2所专科性医院,开放床位12877张,牙科综合治疗椅267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