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江苏高考66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物理类)

更新:2025-02-15 19:11:35 新高考网

2025年江苏高考物理类660分左右(658分、659分、660分、661分、66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江苏物理类考生66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江苏高考66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物理类)

参考江苏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江苏高考分数线,江苏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62分。江苏物理类66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江苏高考66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江苏物理类66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南京大学(最低661分)、东南大学(最低660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低655分)、南京理工大学(最低653分)、中国药科大学(最低653分)。

省外:北京理工大学(最低662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最低661分)、复旦大学医学院(最低660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最低659分)、北京理工大学(最低658分)。

二:江苏物理类66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19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江苏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6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2297名到第2475名,共有179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江苏物理类66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南京大学公办6612296本科
2东南大学公办6602475本科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办6553476本科
4南京理工大学公办6533987本科
5中国药科大学公办6533987本科

2、2025江苏物理类66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北京理工大学公办6622137本科
2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公办6612296本科
3复旦大学医学院公办6602475本科
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办6592662本科
5北京理工大学公办6582842本科
6中南大学公办6631987本科
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办6573026本科
8武汉大学公办6573026本科
9同济大学公办6563228本科
10北京邮电大学公办6563228本科

以上“2025年江苏高考物理类66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江苏录取线都在660分左右(共有119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江苏物理类66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南京大学简介:

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南京大学的前身即“以科学名世”,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传统始终贯穿于南京大学的发展史中,成为南京大学办学最重要的特色。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孜孜求索、攀高攻坚、为国争光、为民造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蜚声国内外学界。今日南大着力推进实施科研转型提升战略,持续探索以基础研究为根,向创造技术、成果转化延伸拓展的“三位一体原创驱动式”科学研究新模式,打造“理工医”新高峰;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在“学术原创、方法转型、服务国家”等三个向度的创新发展,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南京理工大学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现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物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事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研究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新能源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应急管理学院)等21个专业学院,以及钱学森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新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并与合作方联合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2个独立学院。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兵器与装备、信息与控制、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物理学、数学、一般社会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地球科学10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进入前1‰。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10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2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6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博士后流动站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5个;具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具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授予权;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授予权以及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招生权。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名,留学生1000余名。

北京邮电大学简介:

六十余载风雨砥砺,六十余载春华秋实。明光之北、蓟门之南,古老的城墙,见证了永不消逝的电波;鸿雁翱翔、银杏巍巍,坚实的土地,承载了信息黄埔的传奇。

——聚焦科技创新,战略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学校始终坚持将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光荣使命,加快打造信息通信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3个(2个牵头建设,1个参与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网信办/教育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1个、文旅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入选首批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在无线移动通信、光通信、文化大数据、未来网络、卫星导航与定位、星地计算、物联网智能感知计算、网络安全等领域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实现了众多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新的突破,有力服务了“网络强国”“文化强国”“航天强国”“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科研工作“质”与“量”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科技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研奖励、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近90项,居全国高校前列,科技创新的价值贡献度与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