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高考物理类435分左右(433分、434分、435分、436分、43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湖北物理类考生43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湖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湖北高考分数线,湖北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37分,专科批分数线为200分。湖北物理类435分已经达到专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专科批次院校!
2025年湖北物理类43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武汉传媒学院(最低437分)、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最低436分)、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最低435分)、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最低434分)、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最低433分)。
省外:贵州民族大学(最低437分)、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最低436分)、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最低435分)、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最低434分)、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最低433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湖北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3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41001名到第141767名,共有767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湖北物理类43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武汉传媒学院 | 民办 | 437 | 140240 | 本科 |
2 |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 公办 | 436 | 141000 | 专科 |
3 |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435 | 141767 | 专科 |
4 |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434 | 142516 | 专科 |
5 |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433 | 143247 | 专科 |
2、2025湖北物理类43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河南理工大学 | 公办 | 437 | 140240 | 本科 |
2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民办 | 437 | 140240 | 本科 |
3 | 贵州民族大学 | 公办 | 437 | 140240 | 本科 |
4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436 | 141000 | 专科 |
5 |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436 | 141000 | 专科 |
6 |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435 | 141767 | 专科 |
7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435 | 141767 | 专科 |
8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 公办 | 434 | 142516 | 专科 |
9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 公办 | 434 | 142516 | 专科 |
10 |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433 | 143247 | 专科 |
以上“2025年湖北高考物理类43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湖北录取线都在435分左右(共有293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在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中华孝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秀美之城、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孝感。
学校秉承“立德立新,乐学乐业”的校训,注重发掘中华孝文化资源,坚持中华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相融合的育人方略,培养具有“感恩、责任、忠诚、奉献”品格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涌现了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湖北省道德模范谭之平,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第三届湖北省道德模范魏迪仁,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闫文静,党的二十大代表张晓静,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共青团十八大代表、第六届湖北省道德模范李燕,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刘铖,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陈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晶,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朱志强,“中国网事”网络感动人物熊文文,“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姚苗新、杨秋梅等,形成了“道德群星”和“创业群星”现象。
河南理工大学简介:
1909年,河南理工大学(简称“河南理工”;英文: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英文简称“HPU”)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在黄河之滨、太行之阳的焦作诞生,成为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学校历经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简称“焦作矿院”;英文:Jiaozuo Mining Institute,英文简称“JMI”)和焦作工学院(简称“焦工”;英文: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英文简称“JIT”)等重要历史时期,2004年更名河南理工大学,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工程高校。
学校工科优势突出,安全、地矿、应急学科特色鲜明,理学、经管、人文、医学等学科协调发展。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数学、地球科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1.5‰,材料科学、化学进入5‰;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等2个学科入选河南省高校“双一流”创建工程;矿业工程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前20强;建有5个省特色骨干学科群、23个河南省重点学科。建成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具有硕士学位推免权,并实施本硕、硕博连读人才培养,入选“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获批全国工程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建有12个河南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8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等30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75项;获得120项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被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誉称“小城办大学的典范”。
贵州民族大学简介:
贵州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5月17日,隶属贵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学校坐落在产城融合创新、生态文明示范的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占地面积2708亩、校舍面积111万平方米。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444人。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6万余名各级各类人才,为贵州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学校设有贵州民族科学研究院、多彩贵州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法学研究院、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水书文化研究院、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喀斯特湿地生态研究中心、民族建筑设计研究院、贵州山地旅游与民族经济研究院等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