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江苏高考505分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物理类)

更新:2025-02-15 12:43:50 新高考网

2025年江苏高考物理类505分左右(503分、504分、505分、506分、50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江苏物理类考生50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江苏高考505分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物理类)

参考江苏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江苏高考分数线,江苏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62分。江苏物理类50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江苏高考50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江苏物理类50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最低507分)、徐州工程学院(最低506分)、江苏科技大学(最低505分)、江苏科技大学(最低504分)、常熟理工学院(最低503分)。

省外:衡水学院(最低507分)、巢湖学院(最低506分)、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最低505分)、湖南理工学院(最低504分)、沧州师范学院(最低503分)。

二:江苏物理类50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653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江苏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0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37346名到第138641名,共有1296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江苏物理类50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民办507136073本科
2徐州工程学院公办506137345本科
3江苏科技大学公办505138641本科
4江苏科技大学公办504139961本科
5常熟理工学院公办503141246本科

2、2025江苏物理类50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河南农业大学公办507136073本科
2衡水学院公办507136073本科
3安徽科技学院公办506137345本科
4巢湖学院公办506137345本科
5河南科技大学公办505138641本科
6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公办505138641本科
7海南师范大学公办504139961本科
8湖南理工学院公办504139961本科
9浙江万里学院公办503141246本科
10沧州师范学院公办503141246本科

以上“2025年江苏高考物理类50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江苏录取线都在505分左右(共有653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江苏物理类50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始建于1999年,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社会力量创办的独立学院。学校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0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近千亩,建筑总面积30余万平方米。拥有学术交流中心、科研实验中心、计算机中心、艺术中心及现代化运动场等教学生活设施。智能化图书馆能同时容纳6000人阅读和学习。

面向未来,学校将秉持“修学储能、经世致用”的校训,贯彻“文化引领、创新驱动、内涵发展、开放办学”的发展理念,着力培养“有事业抱负、有敬业精神、有专业品质、有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为早日建成“有特色、应用型、国际化”的高水平科技大学而不懈奋斗!

河南科技大学简介:

河南科技大学(简称河科大,英文简称:HAUST)坐落于“千年古都,牡丹花城”洛阳,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和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之一。

学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强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入选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和“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近年来,在全国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1338项。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三大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80项,其中2022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金奖1项,总成绩位列全国高校第35位;在2022年“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金奖2项,总成绩位列全国高校第33位,荣获全国“优胜杯”;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曾八次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2023年获得国赛特等奖1项。

湖南理工学院简介:

湖南理工学院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岳阳市,面朝岳阳楼,紧邻洞庭湖,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理、工、文、经、管、法、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一本高校,是湖南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湖南省改办大学规划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立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坚持将学科专业建立在产业链上,打造了以石油化工、工业智能、高端电磁装备、新能源、水资源保护、港口物流、湖湘文化传承等为特色的专业集群,先后与50余家大型国企央企民企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开办了“订单班”,联合成立了“绿色化工”湖南省现代产业学院、“现代石化”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大赛奖励190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88项、二等奖175项、三等奖174项,省级一等奖279项、二等奖499项、三等奖749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科竞赛排名位居全省同层面高校前列;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103项,省级208项,建立实习实训基地360多个,学生录取调档线、就业率、考研录取率稳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