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科技学院要考多少分才能上?
2024年潍坊科技学院最容易考上的是四川省(专科批理科)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150分(分差0分);最难考上的是山东省(普通类二段)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327分(分差177分)。
2025年高考要考上潍坊科技学院:
1、山东(一段)考生预测447分能上,山东(二段)考生预测325分能上。
2、河南(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23分、历史类449分能上。
3、黑龙江(专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327分、历史类362分能上,黑龙江(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393分能上。
4、贵州(专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241分、历史类236分能上,贵州(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28分、历史类481分能上。
5、甘肃(专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231分、历史类224分能上,甘肃(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12分、历史类438分能上。
其它省份预测,详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究竟2025年需要考多少分能上潍坊科技学院?今年好不好考?比去年难还是更容易,以下为2024年潍坊科技学院多少分可以被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可对比参考。
招生省份(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分差 |
---|---|---|---|---|
山东(普通类二段) | 综合类 | 327 | 150 | 177 |
山东(普通类一段) | 二次志愿(综合类) | 450 | 444 | 6 |
综合类 | 444 | 444 | 0 | |
黑龙江(本科批) | 物理类 | 393 | 360 | 33 |
黑龙江(专科批) | 历史类 | 363 | - | - |
物理类 | 325 | - | - | |
贵州(本科批) | 物理类 | 425 | 380 | 45 |
历史类 | 479 | 442 | 37 | |
贵州(专科批) | 历史类 | 237 | 180 | 57 |
物理类 | 239 | 180 | 59 | |
辽宁(专科提前批) | 物理类 | 358 | - | - |
历史类 | 264 | - | - | |
辽宁(本科批) | 历史类 | 444 | 400 | 44 |
物理类 | 447 | 368 | 79 | |
辽宁(专科批) | 物理类 | 299 | 150 | 149 |
山西(本科二批C段) | 理科 | 402 | 418 | -16 |
文科 | 421 | 446 | -25 | |
山西(专科批) | 文科 | 213 | 180 | 33 |
四川(专科批) | 文科 | 150 | 150 | 0 |
理科 | 150 | 150 | 0 | |
四川(本科二批) | 理科 | 481 | 459 | 22 |
文科 | 480 | 457 | 23 | |
安徽(本科批) | 物理类 | 478 | 465 | 13 |
历史类 | 476 | 462 | 14 | |
安徽(专科批) | 历史类 | 214 | 200 | 14 |
物理类 | 300 | 200 | 100 | |
江苏(本科批) | 物理类 | 477 | 462 | 15 |
历史类 | 486 | 478 | 8 | |
甘肃(本科批C段) | 物理类 | 409 | 370 | 39 |
历史类 | 439 | 421 | 18 | |
甘肃(专科批F段) | 物理类 | 228 | 160 | 68 |
历史类 | 221 | 160 | 61 | |
重庆(本科批) | 历史类 | 442 | 428 | 14 |
物理类 | 436 | 427 | 9 | |
重庆(专科提前批) | 男(历史类) | 283 | - | - |
男(物理类) | 318 | - | - | |
重庆(专科批) | 历史类 | 180 | 180 | 0 |
物理类 | 313 | 180 | 133 | |
湖北(专科提前批) | 男(定向培养军士)(历史类) | 315 | - | - |
男(定向培养军士)(物理类) | 362 | - | - | |
湖北(本科批) | 物理类 | 473 | 437 | 36 |
湖北(专科批) | 历史类 | 200 | - | - |
物理类 | 307 | - | - | |
河南(本科二批) | 理科 | 421 | 396 | 25 |
文科 | 450 | 428 | 22 | |
宁夏(专科提前批) | 定向培养军士(理科) | 299 | - | - |
河北(本科批) | 物理类 | 475 | 448 | 27 |
专业录取分及位次排名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潍坊科技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寿光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高校、定向培养军士试点高校。校园占地2400亩,在校生3.5万余人,教职工2400余人,副高级及以上教师690人,硕士及以上1770人,其中国家级人才11人、泰山系列人才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特级教师1人,齐鲁名师2人、山东省首席技师3人、鸢都系列人才5人,博士462人。现设14个二级学院、64个本专科招生专业,其中山东省优势特色专业5个,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一流课程13门。建有6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6个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2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3个省级青创团队。
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高校“三全育人”暨全环境立德树人示范校、团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山东省就业服务先进单位、山东省安全稳定集体二等功等100多项荣誉,连续7年蝉联“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学校办学经验被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