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高考历史类580分左右(578分、579分、580分、581分、58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湖南历史类考生58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湖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湖南高考分数线,湖南历史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38分。湖南历史类58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湖南历史类58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湖南师范大学(最低582分)、湖南师范大学(最低581分)、湖南大学(最低573分)、湘潭大学(最低573分)、湘潭大学(最低571分)。
省外:中国药科大学(最低582分)、云南大学(最低581分)、北京电影学院(最低580分)、云南大学(最低579分)、南京农业大学(最低578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湖南历史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8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4052名到第4181名,共有130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湖南历史类58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湖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582 | 3914 | 本科 |
2 | 湖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581 | 4051 | 本科 |
3 | 湖南大学 | 公办 | 573 | 5153 | 本科 |
4 | 湘潭大学 | 公办 | 573 | 5153 | 本科 |
5 | 湘潭大学 | 公办 | 571 | 5446 | 本科 |
2、2025湖南历史类58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江南大学 | 公办 | 582 | 3914 | 本科 |
2 | 中国药科大学 | 公办 | 582 | 3914 | 本科 |
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公办 | 581 | 4051 | 本科 |
4 | 云南大学 | 公办 | 581 | 4051 | 本科 |
5 | 北京电影学院 | 公办 | 580 | 4181 | 本科 |
6 | 北京电影学院 | 公办 | 580 | 4181 | 本科 |
7 | 云南大学 | 公办 | 579 | 4322 | 本科 |
8 | 武汉理工大学 | 公办 | 578 | 4455 | 本科 |
9 | 河北工业大学 | 公办 | 578 | 4455 | 本科 |
10 | 南京农业大学 | 公办 | 578 | 4455 | 本科 |
以上“2025年湖南高考历史类58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湖南录取线都在580分左右(共有202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江南大学简介: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独立建校,成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62年无锡纺织工学院并入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2006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23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现有在校本科生21065人,博硕士研究生12857人,留学生277人。学校拥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2024年本科招生专业53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0个,教育部“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3项。建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点3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9项,其中一等奖2项;国家级精品课程2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3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3部,全国教材先进个人1名,国家级精品/规划教材60部。18个本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临床医学、师范类专业认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亚洲率先通过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IFT)国际认证。学校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成立至善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AI卓越创新班、生物工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班、纺织工程先进纺织卓越创新班、临床医学5+3卓越创新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申威卓越创新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体验交叉卓越创新班、英语、日语专业涉外法治人才卓越创新班。
北京电影学院简介:
北京电影学院是一所有着电影历史传承和深厚电影文化积淀的高等艺术院校,学校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表演艺术研究所,1951年迁址并改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改为四年本科建制的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余年来,名师荟萃,学派传承,创作了众多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在学科建设、教学创作、师资培养、人才选拔各方面都引领着中国电影教育的发展方向。
北京电影学院始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教育道路,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战略目标。始终扎根中国大地,作为中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电影专业教育高等学府,持续处于全国千余所开设影视教育专业高校的领军地位;始终以中国电影人才培养为己任,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始终站在世界电影教育的最前沿,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全面的电影专业院校,连续多年入选全球影视院校排行榜第三名。学校是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CILECT)理事单位,学校代表担任亚太地区执委会副主席。
云南大学简介: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1923年正式开学,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37年,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出任校长,一大批著名学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学校较高的发展基础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开创了云大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在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学之一。
学校大力实施“学术兴校”战略,科学研究成绩显著。学校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863计划”项目6项,国家水专项重大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16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团队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8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惠特克杰出生态学家奖、国际青年古生物学家“Hodson Award”奖等多项大奖。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3项、特等奖3项。20余篇论文发表于《Nature》《Science》和《中国社会科学》。学校主办有《思想战线》《云南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思想战线》是首批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的11种期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