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重庆高考58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历史类)

更新:2025-01-02 09:49:50 新高考网

2025年重庆高考历史类585分左右(583分、584分、585分、586分、58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重庆历史类考生58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重庆高考58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历史类)

参考重庆市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重庆高考分数线,重庆历史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28分。重庆历史类58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重庆高考58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重庆历史类58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6所):

省内: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最低566分)。

省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最低587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最低586分)、东北财经大学(最低584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最低583分)、苏州大学(最低588分)。

二:重庆历史类58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62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重庆历史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85分的考生在全市的位次范围是第2396名到第2455名,共有60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重庆历史类58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公办5664194本科

2、2025重庆历史类58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中国农业大学公办5872320本科
2华东政法大学公办5872320本科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办5872320本科
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办5862395本科
5东北财经大学公办5842527本科
6吉林大学公办5832607本科
7北京交通大学公办5832607本科
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公办5832607本科
9苏州大学公办5882251本科
1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办5872320本科

以上“2025年重庆高考历史类58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重庆录取线都在585分左右(共有62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重庆历史类58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8个学院(部)。截至2023年8月,学校有专任教师2554人,全日制在校生36476人。共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9个本科专业。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工程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材料科学等1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3个学科进入前1‰,农业科学进入前0.1‰。目前,已发展为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

东北财经大学简介:

东北财经大学以“培育卓越财经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是一所突出经济学、管理学优势和特色,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辽宁省大连市,总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是“辽宁最美校园”“辽宁省文明校园”。

学校立足“新文科、新经管”建设,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理实融通,形成了以“学科引领、产教融合、创实结合”为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是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工信部校企协同数字经济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建设单位、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有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省级创新创业学院1个。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1960年和1978年,学校先后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研究生院和13个学院。学校有两个校区:学院路校区坐落于北京市高校云集的海淀区学院路,沙河校区坐落于北京市昌平沙河高教园区。两校区占地518亩。目前在校学生1.8万余人,其中本科生8700余人,硕士生7800余人,博士生1800余人。

学校的前身是始建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1931年,更名为私立焦作工学院。1938年,学校西迁并与东北大学、北洋大学、北平大学的工学院联合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焦作工学院复校并于1949年回迁焦作。1950年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期间,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采矿科系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学校因此聚集了全国一流的采矿科学技术人才。1953年,学校迁至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1970年,学校迁至四川合川,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学校在江苏徐州重建,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同时在北京学院路原址设立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1997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2000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3年,经中央编制部门批复同意,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独立办学。1997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6年成为“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