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高考物理类525分左右(523分、524分、525分、526分、52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四川理科考生52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四川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四川高考分数线,四川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539分,本二批分数线为459分。四川理科525分已经达到本二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二批次院校!
2025年四川物理类52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西南医科大学(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计划)(最低527分)、西南医科大学(最低526分)、川北医学院(最低525分)、成都大学(中英双语)(最低524分)、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最低523分)。
省外:宁波工程学院(最低527分)、江西农业大学(最低526分)、合肥大学(最低525分)、湖南中医药大学(最低524分)、齐鲁工业大学(最低523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四川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2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99814名到第101095名,共有1282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四川物理类52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西南医科大学(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计划) | 公办 | 527 | 98464 | 本二 |
2 | 西南医科大学 | 公办 | 526 | 99813 | 本二 |
3 | 川北医学院 | 公办 | 525 | 101095 | 本二 |
4 | 成都大学(中英双语) | 公办 | 524 | 102420 | 本二 |
5 | 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 | 公办 | 523 | 103768 | 本二 |
2、2025四川物理类52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西北师范大学(民族班) | 公办 | 527 | 98464 | 本一 |
2 | 宁波工程学院 | 公办 | 527 | 98464 | 本二 |
3 | 广西师范大学 | 公办 | 526 | 99813 | 本二 |
4 | 江西农业大学 | 公办 | 526 | 99813 | 本二 |
5 | 浙江传媒学院(中外合作) | 公办 | 525 | 101095 | 本二 |
6 | 合肥大学 | 公办 | 525 | 101095 | 本二 |
7 |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 公办 | 524 | 102420 | 本二 |
8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524 | 102420 | 本二 |
9 | 湖北师范大学 | 公办 | 523 | 103768 | 本二 |
10 | 齐鲁工业大学 | 公办 | 523 | 103768 | 本二 |
以上“2025年四川高考物理类52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四川录取线都在525分左右(共有409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西南医科大学简介:
西南医科大学是四川省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坐落于川渝滇黔结合区域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泸州。学校前身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始建于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秉承“厚德精业 、仁爱济世”的校训和“自强不息、守正出新 ”的精神,坚持“厚德精业、兼容开放”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德业双修、中西医并重”的办学特色。学校现有忠山、城北两个校区,占地2011亩;设20个院(系),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2.2万余人。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各级各类卫生健康专门人才,成为四川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川渝滇黔结合区域预防、医疗、科学研究和健康产业服务中心。
西北师范大学简介:
【办学历史】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定名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被列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省属高校。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6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360人,副高级职称人员84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060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员1011人。有专任教师1765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3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87人。有博士生导师227人(其中校外兼职导师33人),硕士生导师2201人(其中校外兼职导师105人,校外实践导师971人)。国家级及部委人才项目入选131人次,省级人才项目入选486人次。学校聘请了300余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为特聘或兼职教授。李蒸、黎锦熙、袁敦礼、董守义、李建勋、胡国钰、吕斯百、孔宪武、常书鸿、陈涌、黄胄、彭铎、郭晋稀、李秉德、金宝祥、金少英、南国农等著名教授先后在学校任教。
江西农业大学简介: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省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是农业农村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占地面积1.6万亩。校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
学校办学成就卓著。坚持教学科研共同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37万余人,涌现出13名院士,17名省部级领导干部,30多位大学党委书记、校长,100多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等杰出人才,毕业生大多数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推广等领域的骨干力量。学校与全省80%以上的县市区建立了战略合作、科技合作关系,推广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及现代农业技术。“十三五”以来,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80余项。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率先在江西省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国家农业重大科技项目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