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高考物理类670分左右(668分、669分、670分、671分、67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广东物理类考生67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广东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广东高考分数线,广东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42分。广东物理类67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广东物理类67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7所):
省内: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最低657分)、南方医科大学(最低649分)。
省外:复旦大学(最低672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低670分)、上海交通大学(最低668分)、南京大学(最低667分)、北京理工大学(最低665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广东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7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635名到第694名,共有60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广东物理类67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公办 | 657 | 1860 | 本科 |
2 | 南方医科大学 | 公办 | 649 | 2977 | 本科 |
2、2025广东物理类67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北京大学医学部 | 公办 | 672 | 558 | 本科 |
2 | 北京大学医学部 | 公办 | 672 | 564 | 本科 |
3 | 复旦大学 | 公办 | 672 | 538 | 本科 |
4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公办 | 670 | 652 | 本科 |
5 | 上海交通大学 | 公办 | 668 | 796 | 本科 |
6 | 复旦大学 | 公办 | 672 | 538 | 本科 |
7 | 中国人民大学 | 公办 | 667 | 831 | 本科 |
8 | 南京大学 | 公办 | 667 | 894 | 本科 |
9 | 南京大学 | 公办 | 665 | 1009 | 本科 |
10 | 北京理工大学 | 公办 | 665 | 1031 | 本科 |
以上“2025年广东高考物理类67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广东录取线都在670分左右(共有29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北京大学医学部简介:
北京大学医学部地处北京市海淀区,前身是创建于1912年的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是中国政府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医学校。1996年,通过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项目论证。2000年,与北京大学合并,同年启动“985”计划,随着与校本部的深度融合发展,医学取得长足进步。近年来,在“双一流”建设支持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北大医学办学111年来,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热忱服务的献身精神”的校风,坚持“明德为先、厚道为蕴、尚仁为本、出新为常”的办学精神,把办学与服务国家的使命融为一体,助力我国现代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如今,北大医学接续奋斗,将努力成为医学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旗帜,医学卓越人才培养和精英人才集聚的基地,医学科技创新发现和技术发明的策源地,重大疾病防控、诊疗和临床研究中心,新药创新研发和转化基地,卫生政策和健康管理的智库,医学教育和医学科技的国际合作中心。
南京大学简介:
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及其前身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教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首批入选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序列,首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始终处于中国大学的第一方阵,获得了公认的社会影响和学术声誉。
南京大学简介:
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南京大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在各个历史阶段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中华英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建功立业、成就卓著。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前,南京大学围绕“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奋斗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坚持“价值塑造与能力提升融通、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通、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融通”的人才培养理念,全面实施“熔炉工程”,奋力打造新时代“三元四维”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时代使命、具备全球视野、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未来各行各业拔尖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创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