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辽宁高考38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物理类)

更新:2025-02-18 18:08:39 新高考网

2025年辽宁高考物理类380分左右(378分、379分、380分、381分、38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辽宁物理类考生38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辽宁高考38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物理类)

参考辽宁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辽宁高考分数线,辽宁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368分。辽宁物理类38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辽宁高考38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辽宁物理类38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9所):

省内: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最低381分)、辽宁理工学院(最低380分)、辽宁财贸学院(最低375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最低375分)、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最低375分)。

省外: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最低382分)、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最低381分)、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最低380分)、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最低378分)。

二:辽宁物理类38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01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辽宁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38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10531名到第111028名,共有498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辽宁物理类38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公办381110530专科
2辽宁理工学院民办380111028本科
3辽宁财贸学院民办375113215本科
4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民办375113215本科
5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民办375113215本科

2、2025辽宁物理类38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公办382110119专科
2厦门华厦学院民办381110530本科
3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公办381110530专科
4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公办381110530专科
5广州工商学院民办380111028本科
6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民办380111028本科
7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民办380111028本科
8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公办380111028专科
9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民办378111902本科
10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民办378111902本科

以上“2025年辽宁高考物理类38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辽宁录取线都在380分左右(共有101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辽宁物理类38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为辽宁省首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辽宁省“兴辽卓越”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始建于1948年,时名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第7、8大队,1952年转隶为铁道部锦州铁路职工学校,是新中国首批8所铁路运输类专业学校之一。2008年在锦州铁路运输学校基础上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更为现名。

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职业教育教学名师6人、专业带头人4人、骨干教师2人,轨道交通行业教学名师1人、专业带头人7人,辽宁省优秀青年人才27人。建成教育部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辽宁省“双师型”名师工作室、辽宁省轨道交通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

广州工商学院简介:

广州工商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创办于1995年,2004年成立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升格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广州工商学院。2018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获批为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新设站单位。

科研水平稳步提升。学校现有省级学科平台8个、校级研究所25个。近三年,获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市厅级以上项目194项,发表学术论文3235篇,编写教材(著作)92本;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个、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1个;获批广州市知识产权试点学校,现有知识产权551项、PCT 73项。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简介:

江西省首批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高校

学校遵循应用型本科教育规律,坚持内涵式高质量特色发展。多年来通过实施“教师养德修为工程、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工程、专业集群建设工程、大规模课堂教学改革工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程、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工程”等六大质量工程,培育并形成了学校办学的“三大特色”,一是大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和“教师养德修为”的“双养工程”,实行师生同修共融,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为立德树人构建了有效渠道和有力抓手;二是秉持“健全人格+复合知识+实践能力”的“三元育人”校本理念,积极建设“三院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专业学院、产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协同育人;三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个育人渠道的协同互补,追求学生学习产出和自由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