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河北高考54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大学(历史类)

更新:2025-01-23 13:04:23 新高考网

2025年河北高考历史类540分左右(538分、539分、540分、541分、54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河北历史类考生54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河北高考54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大学(历史类)

参考河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河北高考分数线,河北历史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49分。河北历史类54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河北高考54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河北历史类54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河北工程大学(最低542分)、河北大学(最低541分)、石家庄铁道大学(最低539分)、河北地质大学(最低539分)、河北地质大学(最低539分)。

省外:西南科技大学(最低542分)、山东师范大学(最低541分)、南昌航空大学(最低540分)、西北师范大学(最低539分)、湖南中医药大学(最低538分)。

二:河北历史类54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226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河北历史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4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9142名到第19536名,共有395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河北历史类54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河北工程大学公办54218794本科
2河北大学公办54119141本科
3石家庄铁道大学公办53919926本科
4河北地质大学公办53919926本科
5河北地质大学公办53919926本科

2、2025河北历史类54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东北电力大学公办54218794本科
2西南科技大学公办54218794本科
3北京体育大学公办54119141本科
4山东师范大学公办54119141本科
5安徽师范大学公办54019536本科
6南昌航空大学公办54019536本科
7浙江师范大学公办53919926本科
8西北师范大学公办53919926本科
9东北电力大学公办53820265本科
10湖南中医药大学公办53820265本科

以上“2025年河北高考历史类54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河北录取线都在540分左右(共有226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河北历史类54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河北工程大学简介:

河北工程大学是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高校,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河北省文明单位,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语典故之都”邯郸市。

学科门类齐全,工程特色鲜明。现有工学、理学、管理学、农学、医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历史学11个学科门类。招生专业72个,其中工程类专业47个,占比达65.2%。拥有河北省唯一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水资源水环境调控及综合管理,拥有河北省唯一的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拥有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工商管理(MBA)、土木水利、电子信息、农业、法律等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水利工程学科为河北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优先支持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机械工程为河北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重点培育学科。

河北地质大学简介:

学校简介 河北地质大学创办于1953年,是原地质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是自然资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任学校名誉校长。

作为新中国最早设置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原地质部直属院校,学校始终坚持以“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为核心使命,秉承“达观博物”校训,弘扬“仰山慕水”文化,确立了为服务地质行业、服务地方发展培养经世致用复合型人才的“双地”办学定位,形成了“地经渗透、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

湖南中医药大学简介:

湖南中医药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湖南省重点建设本科院校,全国首批设立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中医药院校,全国首批招收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的中医药院校。现有含浦、东塘两大校区,占地面积1018亩。下设15个本科教学学院,以及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湘杏学院(独立学院),15所附属医院(2所直属附属医院),25所教学医院。现任党委书记戴爱国,校长易刚强。

科技促校动能强劲。“十三五”以来,学校新建科研大楼、实验动物中心,新增科研实验室2.4万平米;建有湖南省中药粉体与创新药物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药粉体关键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个体化诊疗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医内科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及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医药粉体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芙蓉实验室中医药精准医学研究部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97个;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0余项,新增纵向科研经费约1.7亿元,实现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区域联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大项目的突破。学校获专利授权613项及各级各类科研奖励60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一等奖9项,国家一级学会奖励97项。高水平论文发表呈持续走高趋势,2020年以来,SCI论文数量增长2倍以上。Atta院士中国唯一的院士工作站——“一带一路”传统医药院士工作站落户我校;成立刘良院士工作站,助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主办的英文期刊《数字中医药(英文)》(Digital Chinese Medicine,简称DCM)是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第一个获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支撑的高起点新刊,被CSCD核心库、Scopus数据库收录;《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入选T2级期刊;《东方药膳》是我国唯一一份以介绍药膳食疗内容为主的科普性期刊。由我校与荷兰本瑟姆科技出版集团合作创刊的杂志《Current Traditional Medicine》被SCI-E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