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高考520分左右(518分、519分、520分、521分、52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上海考生52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上海市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上海高考分数线,上海高考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03分。上海考生52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上海52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上海师范大学(最低522分)、华东政法大学(最低521分)、上海理工大学(最低521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最低519分)、上海中医药大学(最低518分)。
省外:陕西师范大学(最低522分)、东北师范大学(最低521分)、中央美术学院(最低520分)、云南大学(最低519分)、东北财经大学(最低518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上海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20分的考生在全市的位次范围是14282到第14532名,共有251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上海52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上海师范大学 | 公办 | 522 | 14026 | 本科 |
2 | 华东政法大学 | 公办 | 521 | 14281 | 本科 |
3 | 上海理工大学 | 公办 | 521 | 14281 | 本科 |
4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公办 | 519 | 14753 | 本科 |
5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518 | 15023 | 本科 |
2、2025上海52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合肥工业大学 | 公办 | 522 | 14026 | 本科 |
2 | 陕西师范大学 | 公办 | 522 | 14026 | 本科 |
3 | 东北师范大学 | 公办 | 521 | 14281 | 本科 |
4 | 东北师范大学 | 公办 | 521 | 14281 | 本科 |
5 | 合肥工业大学 | 公办 | 520 | 14532 | 本科 |
6 | 中央美术学院 | 公办 | 520 | 14532 | 本科 |
7 | 北京语言大学 | 公办 | 519 | 14753 | 本科 |
8 | 云南大学 | 公办 | 519 | 14753 | 本科 |
9 | 东北师范大学 | 公办 | 518 | 15023 | 本科 |
10 | 东北财经大学 | 公办 | 518 | 15023 | 本科 |
以上“2025年上海高考52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上海录取线都在520分左右(共有158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简介: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原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1960年建校,是原国家对外贸易部(商务部前身)最早设置的两所本科高校之一,被誉为“中国对外经贸人才的摇篮”,1982年成为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4年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2009年入选世界首批、中国首家世界贸易组织(WTO)讲席,2013年更名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9年获批WTO亚太培训中心(WTO在中国内地设立的唯一区域培训合作伙伴),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入选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地方高校,2023年获批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秉持“诚信、宽容、博学、务实”的校训精神,现有松江、长宁、闵行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67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900人、高级职称教师近500人,国家级、省部级等高层次人才不断涌现。在校生14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近100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4000余人。
东北师范大学简介:
1945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指示创办“新型的东北大学”
学校拥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词作者公木(张松如),作家萧军、吴伯箫,文学史家杨公骥,语言学家孙常叙,历史学家李洵、丁则民、林志纯,教育学家陈元晖,音乐家马可、吕骥,病理学家白希清,数学家张德馨,核物理学家王琳,地理学家丁锡祉,鸟类学家傅桐生,中科院院士生物学家郝水,新中国学校体育创始人之一杨钟秀,大型团体操编导艺术家杨瑞雪、“红色理论家”郑德荣等著名学者,都曾经工作生活在这里。建校70余年来,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强师报国,求实创造”的东师精神,共为国家培养输送各级各类毕业生30余万人,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教育领域脱颖而出,如攻克世界著名数学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包头九中教师陆家羲、感动中国的支边教师冯志远、全国模范教师郭力华、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史宁中、高夯和窦桂梅、全国十杰教师马宪华等。同时也培养了以著名生态学家郑光美院士、地理学家刘兴土院士、物理学家孙昌璞院士、光电功能材料学家刘益春院士、作家张笑天等为代表的各类人才。东师人“信念坚实、学识扎实、为人朴实、作风踏实”的“四实品格”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云南大学简介: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1923年正式开学,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37年,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出任校长,一大批著名学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学校较高的发展基础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开创了云大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在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学之一。
学校大力实施“学术兴校”战略,科学研究成绩显著。学校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863计划”项目6项,国家水专项重大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16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团队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8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惠特克杰出生态学家奖、国际青年古生物学家“Hodson Award”奖等多项大奖。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3项、特等奖3项。20余篇论文发表于《Nature》《Science》和《中国社会科学》。学校主办有《思想战线》《云南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思想战线》是首批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的11种期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