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高考物理类470分左右(468分、469分、470分、471分、47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云南理科考生47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云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云南高考分数线,云南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505分,本二批分数线为420分。云南理科470分已经达到本二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二批次院校!
2025年云南物理类47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云南民族大学(迪庆专项)(最低471分)、昆明学院(最低471分)、云南农业大学(最低471分)、玉溪师范学院(最低468分)、昆明学院(最低471分)。
省外:江西农业大学(最低472分)、成都体育学院(最低471分)、长春工程学院(最低470分)、赣南科技学院(最低469分)、蚌埠学院(最低468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云南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7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69473名到第70191名,共有719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云南物理类47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云南民族大学(迪庆专项) | 公办 | 471 | 69472 | 本二 |
2 | 昆明学院 | 公办 | 471 | 69472 | 本二 |
3 | 云南农业大学 | 公办 | 471 | 69472 | 本二 |
4 | 玉溪师范学院 | 公办 | 468 | 71551 | 本二 |
5 | 昆明学院 | 公办 | 471 | 69472 | 本二 |
2、2025云南物理类47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赣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472 | 68767 | 本二 |
2 | 江西农业大学 | 公办 | 472 | 68767 | 本二 |
3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 公办 | 471 | 69472 | 本二 |
4 | 成都体育学院 | 公办 | 471 | 69472 | 本二 |
5 | 成都锦城学院 | 民办 | 470 | 70191 | 本二 |
6 | 长春工程学院 | 公办 | 470 | 70191 | 本二 |
7 | 宿迁学院 | 公办 | 469 | 70856 | 本二 |
8 | 赣南科技学院 | 公办 | 469 | 70856 | 本二 |
9 | 太原师范学院 | 公办 | 468 | 71551 | 本二 |
10 | 蚌埠学院 | 公办 | 468 | 71551 | 本二 |
以上“2025年云南高考物理类47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云南录取线都在470分左右(共有270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昆明学院简介:
昆明学院地处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市经开区),总占地面积2439.18亩,是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昆明大学和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整合昆明市优质教育资源组建而成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现有教职工1575人,其中专任教师112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17人,占比46.00%,其中:正高级职称136人,占比12.10%,副高级职称381人,占比33.90%;具有博士学位的396人,占比35.23%;具有工程、行业背景双师双能型教师394人,占比35%。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岭学者等各级各类人才共131人。
赣南师范大学简介:
赣南师范大学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是江西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西省公费师范生培养高校,被列为教育部对口支援高校、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
学校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和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有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获教育部首批“四新”建设项目2个、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2个、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1个、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案例24个。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9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8项、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
蚌埠学院简介:
蚌埠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起源于1950年的蚌埠师范学校,创办高等教育始于1978年,2007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蚌埠高等专科学校、蚌埠教育学院、蚌埠职工大学合并成立。学校于2019年获批安徽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现为安徽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笃学·重行·修德·立才”校训精神,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数智化”办学定位,以数智化转型为主线,以产教融合创新为突破口,以组织变革、课程重构、教学创新为核心路径,以多元化评价为保障,走出了一条扎根蚌埠、服务皖北、面向安徽、辐射长三角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