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高考历史类435分左右(433分、434分、435分、436分、43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吉林历史类考生43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吉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吉林高考分数线,吉林历史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369分。吉林历史类43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吉林历史类43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内:吉林艺术学院(最低437分)。
省外: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最低434分)、沈阳科技学院(最低430分)、闽南科技学院(最低424分)、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最低422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吉林历史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3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4446名到第14566名,共有121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吉林历史类43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吉林艺术学院 | 公办 | 437 | 14320 | 本科 |
2、2025吉林历史类43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公办 | 434 | 14697 | 本科 |
2 | 沈阳科技学院 | 民办 | 430 | 15195 | 本科 |
3 | 闽南科技学院 | 民办 | 424 | 15953 | 本科 |
4 |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 民办 | 422 | 16239 | 本科 |
以上“2025年吉林高考历史类43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吉林录取线都在435分左右(共有5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简介: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是由自然资源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亚市人民政府“四方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省属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海南省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卓然屹立在祖国最南端的公办大学,是国家唯一的热带海洋大学。学校是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十大“教育援外基地”之一,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成员院校,也是琼中琼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知识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地。
学校深入落实“教育强国”“科教兴国”战略,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2021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8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6项,省级重大科技项目8项(含子课题),省部级以上项目总计285项。学校“海洋测绘保障应用项目”获得资助7991万元,“中国东盟海上人文合作与交流平台项目”获批经费2355万元,“三亚崖州湾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洋牧场教学科研示范基地项目”获得资助2000万元。在海南黎、苗族本土文化研究方面,《黎族通史》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实现了海南省高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一批教学科研人员参加大洋深渊探测和海洋科考,苏静作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首批深海潜航员多次主驾潜航;宋陶然成为国内第5位和全球第8位完成万米下潜任务的女科学家;王昊寅成为国内高校首位在南太平洋深渊下潜的科研人员。
闽南科技学院简介:
闽南科技学院坐落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著名侨乡福建省南安市,2001年由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师范大学与菲律宾爱国华侨共同举办,是福建省首批设立的独立学院,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科教育。2018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转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明确为非营利办学。
学校积极推动教学科研发展,现有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软件适用人才重点培训基地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高校新工科共建共享实践平台1个,省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新文科优秀教学案例、“慕课十年典型案例”、课程思政示范项目5项,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9门,获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先后承担省、市科研教改项目500多项,横向项目40多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专利130多项,教师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000多篇,出版教材、专著55部,2部主编教材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多次荣获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省“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入选全国“优秀教学案例”。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简介:
1991年,时任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教育处副处长曹勇安创办了民办黑龙江东亚大学。1993年黑龙江东亚大学合并工厂职工大学后,于1993年12月25日与工厂签订了分离合同,走上了一条“自主办学,自担费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民办教育发展之路,开启了全国“公转民”办学体制改革的先河。2001年3月,学校成为黑龙江首批高职院校之一, 校名为齐齐哈尔职业学院。2011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成为齐齐哈尔市第一所市属本科大学。2019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坚持需求导向的课程观,开发了“四真三化”(FT)课程建设范式,为时下高校急难愁盼课程建设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该课改研究成果获得2020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21年至今,“四真三化”(FT)课程开发工作坊已举办40余期,吸引全国200多所院校4000余名教师参与。与深圳公司研发课程开发智慧系统(课程通),研制了企业标准《课程开发指南》,《“四真三化”(FT)课程建设模式与实践》课程被列入兰州大学、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