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024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更新:2025-06-22 16:50:12 新高考网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2024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官网公布整理的: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各专业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5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024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一:2024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5年参考)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段)2024年在浙江省最低录取分为448分,录取位次217598。其中动物医学498分,畜牧兽医489分,动物医学487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最低为514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专业。

附:2024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各专业在浙江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专业批次/科目最低分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动物医学1段(综合)498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种子生产与经营2段(综合)514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设施农业与装备2段(综合)471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绿色食品生产技术2段(综合)476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园艺技术2段(综合)479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2段(综合)489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环境工程技术2段(综合)449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2段(综合)457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2段(综合)464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2段(综合)457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2段(综合)448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2段(综合)458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园林工程技术2段(综合)455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水利工程2段(综合)460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动物医学2段(综合)487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宠物医疗技术2段(综合)484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宠物养护与驯导2段(综合)482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金融科技应用2段(综合)454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大数据与会计2段(综合)485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国际商务2段(综合)453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连锁经营与管理2段(综合)451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市场营销2段(综合)456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电子商务2段(综合)461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跨境电子商务2段(综合)456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2段(综合)452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2段(综合)469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软件技术2段(综合)467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数字媒体技术2段(综合)474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2段(综合)460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区块链技术应用2段(综合)450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智能控制技术2段(综合)457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2段(综合)458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2段(综合)458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在其他省市)

以下为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学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专科批)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文科38980783200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理科434212973200
福建(专科批)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物理类434121688220
广西(专科批)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理科349180434200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文科35477789200
贵州(专科批)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文科33385963180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理科363168407180
河南(专科批)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理科395331324185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文科394131835185
湖南(专科批)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历史类37591637200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物理类385230640200
江西(专科批)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理科434164929240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文科45656656270
山西(专科批)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理科31456134130
四川(专科批)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文科43396344150
云南(专科批)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文科42674076200

附: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于2008年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同时挂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牌子,系专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学院传承浙江省立温州农业技术学校和温州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科研的优良传统,具有74年的办学历史。

学院占地1934亩(含温州种子种苗科技园),建筑面积29万平米,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5亿元,馆藏图书130万册,中国知网、超星移动图书馆等数字资源。在编教职工710多人,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31人,其中高级职称187人,博士70多人、硕士523人,博士、硕士在专任教师中占比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省“151”人才、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工匠、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优秀青年拔尖人才、市“551”人才第一第二层次人员、市特支计划人才等高层次专业人才总量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设有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林与水利工程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智慧农业工程学院、数字经济学院、数智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开设专业31个,其中涉农类专业15个。

聚焦立德树人,培养“智慧新农匠”。坚持“特色引领、融合发展、互联互通”的办学理念,构建“大思政、大生态、大教育”育人体系,发挥农科教一体化办学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人才引领乡村振兴,聚焦服务农业全产业链,培养了大批智慧新农匠,打造农业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培养新高地。依托国家级众创空间等12个国家级和省市级创新创业平台,深入推进大学生“双创”教育,年孵化小微企业50家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8%以上,留温率近60%,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排名稳居全省高职院校前五,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创业率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一。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教育质量,教学工作及业绩考核排名进入全省高职院校A等行列;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