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好不好

更新:2025-01-10 08:56:17 新高考网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被软科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21位,实力仅次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苏省内排名第3位,排在江苏大学之上。

此外,南京理工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还被评为了B类学科专业,为南京理工大学王牌专业之一,实力雄厚,毕业生就业率也一直名列前茅!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好不好

一、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106所大学上榜。其中,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21名,仅排在中南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专业评级省份
16能源与动力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A黑龙江
17能源与动力工程武汉大学A湖北
18能源与动力工程同济大学A上海
19能源与动力工程中南大学A湖南
20能源与动力工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江苏
21能源与动力工程南京理工大学A江苏
22能源与动力工程上海理工大学B+上海
23能源与动力工程华南理工大学B+广东
24能源与动力工程东北大学B+辽宁
25能源与动力工程江苏大学B+江苏
25能源与动力工程山东大学B+山东

2、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江苏省,共有14所高校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南京理工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位列江苏省内第3名,超越了江苏大学。

省内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专业评级城市全国排名
1能源与动力工程东南大学A南京9
2能源与动力工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南京20
3能源与动力工程南京理工大学A南京21
4能源与动力工程江苏大学B+镇江25
5能源与动力工程中国矿业大学B+徐州30
6能源与动力工程南京工业大学B+南京34
7能源与动力工程河海大学B+南京37
8能源与动力工程扬州大学B+扬州48
9能源与动力工程南京师范大学B+南京56
10能源与动力工程常州大学B+常州58
11能源与动力工程江苏科技大学B镇江70
12能源与动力工程苏州大学B苏州73
13能源与动力工程南京工程学院B南京80
14能源与动力工程南京林业大学B南京86

二、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南京理工大学共有63个专业上榜。其中,南京理工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生物工程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院校名称专业评级
工业工程南京理工大学A
工业设计南京理工大学A
网络空间安全南京理工大学B+
应用化学南京理工大学A
材料科学与工程南京理工大学A
能源与动力工程南京理工大学A
车辆工程南京理工大学A
生物工程南京理工大学A
工程力学南京理工大学B+
社会工作南京理工大学A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南京理工大学A

三、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类别为哲学类,隶属于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一、专业介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成立于1986年,是“211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和品牌专业,江苏省特色建设专业,江苏省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类的核心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专业。拥有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具有博士点授予权。本专业以“能量高效传输与控制、清洁能源利用与控制、热工测量与控制”为特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导向,以院士、杰青带领的教师队伍为主体,培养了大批能源领域中能采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知识进行新能源开发、能源高效清洁利用与环境保护、能源动力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自动控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知识和能源动力领域相关基础理论,掌握现代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求真务实,能开拓创新、引领发展的工程精英和社会中坚。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新能源开发、能源高效清洁利用与环境保护、能源动力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自动控制管理等方面工作。为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人才,借鉴发达国家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培养和提高卓越工程师方向的大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毕业生能力和学分要求1.毕业生能力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能源与动力领域涉及的基础科学理论、机械工程基础理论、测量控制与计算机应用基本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程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相关技术工作和应用管理所必需的工程技术知识,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本专业毕业学生要求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系统掌握能源动力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 自然科学知识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工程问题。(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能源动力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能源动力领域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3)能够设计针对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能够针对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能够基于能源动力领域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7)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能源动力领域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10)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11)理解并掌握能源动力领域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四、学制与学位标准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三至六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五、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交叉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六、专业核心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传质学、流体力学、热工过程自动调节原理、燃料与燃烧学、热源系统与设备、热力发动机、热工测量原理及技术等。七、主要集中实践环节包括认识实习、毕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热工综合实验、金工实习、毕业设计、军事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