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北方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河北北方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17位,实力仅次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河北北方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应用型)中,共有46所大学上榜。其中,河北北方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位列全国第17名,仅排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和贵州理工学院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应用型) | 省份 |
---|---|---|---|---|
17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兰州工业学院 | B++(3★) | 甘肃 |
17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B++(3★) | 广东 |
17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广州软件学院 | B++(3★) | 广东 |
17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贵州理工学院 | B++(3★) | 贵州 |
17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 B++(3★) | 贵州 |
17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河北北方学院 | B++(3★) | 河北 |
17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南阳师范学院 | B++(3★) | 河南 |
17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洛阳理工学院 | B++(3★) | 河南 |
17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周口师范学院 | B++(3★) | 河南 |
17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 B++(3★) | 河南 |
17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黑龙江工程学院 | B++(3★) | 黑龙江 |
在河北省,共有1所高校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应用型)榜单,河北北方学院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位列河北省内第1名。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应用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河北北方学院 | B++(3★) | 张家口市 | 17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河北北方学院共有62个专业上榜。其中,河北北方学院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草业科学、农林经济管理、统计学、中药学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应用型) |
---|---|---|
汉语言文学 | 河北北方学院 | B++(4★) |
英语 | 河北北方学院 | B++(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河北北方学院 | B++(4★) |
草业科学 | 河北北方学院 | A++(3★) |
农林经济管理 | 河北北方学院 | A(3★)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河北北方学院 | B++(3★) |
统计学 | 河北北方学院 | B++(3★) |
中药学 | 河北北方学院 | B+(3★)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河北北方学院 | B+(3★) |
酒店管理 | 河北北方学院 | B+(3★)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河北北方学院 | B+(3★) |
河北北方学院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类别为计算机类,隶属于河北北方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年河北北方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全国共招生80人,学费为4900元/年。
专业代码:080907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除开设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及平台课程外,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智能科学技术导论(含脑科学、生命科学与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原理、智能机器人、智能游戏、虚拟现实技术、模式识别、数据挖掘、仿真建模与MATLAB、自然语言处理、智能信息获取技术、智能管理等。本专业按照本科生、研究生相衔接的培养方案,由专业中的教授为本科生开设提高性的课程,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先行选修部分研究生课程,并接受高水平教师的培养。另外,我们还为本科生配备导师,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选课方案。
相近专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论文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智能系统方法、传感信息处理等科学与技术,进行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优化、控制、组织等并完成系统集成的,具有相应工程实施能力,具备在相应领域从事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科研、开发、管理工作的、具有宽口径知识和较强适应能力及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夯实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加强智能科学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掌握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3.掌握人工智能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保养知识;4.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5.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前沿技术;6.具有搜索收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