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广东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69位,实力仅次于深圳大学。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广东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97所大学上榜。其中,广东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位列全国第69名,仅排在深圳大学和暨南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62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天津理工大学 | B+(3★) | 天津 |
6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北京工商大学 | B+(3★) | 北京 |
6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华南理工大学 | B+(3★) | 广东 |
6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暨南大学 | B+(3★) | 广东 |
6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深圳大学 | B+(3★) | 广东 |
6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广东工业大学 | B+(3★) | 广东 |
6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广西大学 | B+(3★) | 广西 |
6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广西科技大学 | B+(3★) | 广西 |
6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B+(3★) | 河北 |
6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武汉科技大学 | B+(3★) | 湖北 |
6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湖北工业大学 | B+(3★) | 湖北 |
在广东省,共有4所高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广东工业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位列广东省内第4名。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华南理工大学 | B+(3★) | 广州市 | 69 |
2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暨南大学 | B+(3★) | 广州市 | 69 |
3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深圳大学 | B+(3★) | 深圳市 | 69 |
4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广东工业大学 | B+(3★) | 广州市 | 69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广东工业大学共有50个专业上榜。其中,广东工业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区域一流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财务管理、测控技术与仪器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交通运输 | 广东工业大学 | B+(3★)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广东工业大学 | B+(3★) |
工业工程 | 广东工业大学 | B+(3★) |
网络工程 | 广东工业大学 | B+(3★) |
物联网工程 | 广东工业大学 | B+(3★)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广东工业大学 | B+(3★) |
财务管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B+(3★)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广东工业大学 | B+(3★) |
电子信息工程 | 广东工业大学 | B+(3★) |
广东工业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类别为电子信息类,隶属于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24年广东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全国共招生201人,学费为6850元/年。
专业概况。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宽厚扎实,具有工程实践与创新意识,掌握电子领域专业基础知识,具备独立发现、研究与解决现实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能在电子领域承担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项目管理工作,成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
发展前景。
随着“新工科”中的“人工智能”、“工业制造4.0”、“中国制造2050”带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新科技迅猛发展,相关新兴电子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需要一大批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培养特色。
我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办于2000年,2004年广东工业大学主体进入大学城校区,招生规模增加到300人。2012年,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教育部第二批申请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从2014级开始,培养方向采用大平台的模式,不分方向模块课程,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课程。目前在校学生约800人。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坚持以创新性人才培养为中心,以“3+1”模式,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电子工程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和教学科研环境,并与海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及团队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为优质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越的专业教学条件和一流的科技实践环境。
本专业拥有多种实践基地,其中包括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光电技术实验中心、17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周立功电子企业联合实验室等等,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支持环境,实现了“理论教学、实习实践和就业”的培养模式。此外,学院建有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它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基地。同时,本专业的学科实验室、电子科学与技术和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实验室等等,它们都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自2000年招生以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在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中屡创佳绩,获国家级奖励17项,获省级奖励43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自2007年第十届起至2017年第十三届连续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都有作品参加全国决赛,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近六届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该专业每届学生都有作品获得全国二等奖以上奖项,累计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 2017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校唯一的一等奖。
行业地位。
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及“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博士点。2004年,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始硕士招生,2012年,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开始博士招生。2007年,“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被广东省列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012年,被广东省列为省级重点学科——优势重点学科。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是广东省物理学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光学学会的理事单位。本专业建设项目“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含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卓越计划专业)”、“基于项目研究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分获省级项目资助。“本科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建设和体系构建”获 2014年广东省第七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就业情况。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扎根南粤大地,坚持“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做贡献”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广东省产业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累计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门人才2400余名,有50多人进入500强企业(如华为、中兴、移动电信等企业)并成为中层以上技术主管,众多毕业生已成为广东经济社会建设中坚力量。近三年,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了98.9%。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13926438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