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发布:2025-02-04 17:57:19 新高考网

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30位,实力仅次于南京理工大学;在江苏省内排名第6位,排在中国矿业大学之上。

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一、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195所大学上榜。其中,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30名,仅排在南京理工大学和东南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省份
30环境工程武汉纺织大学B++(4★)湖北
30环境工程湘潭大学B++(4★)湖南
30环境工程吉林化工学院B++(4★)吉林
30环境工程东南大学B++(4★)江苏
30环境工程南京理工大学B++(4★)江苏
30环境工程江南大学B++(4★)江苏
30环境工程中国矿业大学B++(4★)江苏
30环境工程江苏大学B++(4★)江苏
30环境工程苏州科技大学B++(4★)江苏
30环境工程南昌航空大学B++(4★)江西
30环境工程中国海洋大学B++(4★)山东

2、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江苏省,共有15所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江南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位列江苏省内第6名,超越了中国矿业大学。

省内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城市全国排名
1环境工程河海大学A+(6★)南京市6
2环境工程南京大学A+(5★)南京市8
3环境工程东南大学B++(4★)南京市30
4环境工程南京理工大学B++(4★)南京市30
5环境工程南京农业大学B++(4★)南京市82
6环境工程江南大学B++(4★)无锡市30
7环境工程中国矿业大学B++(4★)徐州市30
8环境工程江苏大学B++(4★)镇江市30
9环境工程南京工业大学B++(4★)南京市82
10环境工程常州大学B++(4★)常州市82
11环境工程江苏科技大学B++(4★)镇江市82
12环境工程苏州科技大学B++(4★)苏州市30
13环境工程扬州大学B+(3★)扬州市133
14环境工程南京林业大学B+(3★)南京市167
15环境工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B+(3★)南京市167

二、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江南大学共有41个专业上榜。其中,江南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高水平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机械工程、动画、生物技术、小学教育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
制药工程江南大学B++(4★)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江南大学B++(4★)
物联网工程江南大学B++(4★)
机械工程江南大学B++(4★)
动画江南大学B++(4★)
环境工程江南大学B++(4★)
生物技术江南大学B++(4★)
小学教育江南大学B++(4★)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江南大学B++(4★)
化学工程与工艺江南大学B++(4★)
应用化学江南大学B++(4★)

三、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简介

江南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类别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类,隶属于江南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2024年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56人,学费为5800元/年。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两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我国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环境保护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环境工程专业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需求,旨在培养熟悉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具有扎实环境工程科学理论知识、掌握环境污染控制专业技术、具备良好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高级人才。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和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两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最早从事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单位之一,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现有专任教授59名,其中教授17名、副教授38名,具备较为完整的拔尖人才师资队伍,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江苏省“双创人才”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3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4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入选者4人,无锡市太湖计划创新团队1项。拥有江苏省厌氧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质能与减排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共建)等教学和研究平台。环境工程专业秉承“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有特色、重实践、国际化”,全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了基础试验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创新能力拓展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激发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育、选拔学生组队参加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科创竞赛,屡获佳绩。为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推荐优秀学生参加海外交换培养,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学生交流交换、师资交流访问和学术合作关系。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备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良好人文素养;掌握环境工程基础理论、工程设计与实践应用方法,以及环境污染防治、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及运营管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和管理能力以及开阔的国际视野;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学习渠道更新知识,实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毕业后5年左右能成为设计单位、企业、科研单位、政府部门、学校等单位,在规划、设计、研发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或核心管理人才。主干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管理与法律基础,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科学导论,环保设备基础,土建基础与工程技术经济,电工学基础,环境工程工艺综合实验;专业方向分为环境生物技术、污染控制技术、环境生态工程三个模块课程群,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学习。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继续深造学生长期保持在较高比例,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深造率分别为55%、33%和50%。近年来,随着本专业对本科生国际化教育的推进,毕业生出国深造比例逐年提高,出国深造涵盖卡耐基梅隆大学、爱丁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昆士兰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海外知名高校。国内升学覆盖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近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的政府机构、环境和市政工程领域的科研单位、设计院所与大中型企业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