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工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太原工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被校友会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101位,实力仅次于山西大同大学;在山西省内排名第2位,排在运城学院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太原工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应用型)中,共有378所大学上榜。其中,太原工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位列全国第101名,仅排在山西大同大学和枣庄学院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应用型) | 省份 |
---|---|---|---|---|
1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沈阳工程学院 | A(5★) | 辽宁 |
1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宁夏师范大学 | A(5★) | 宁夏 |
1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潍坊学院 | A(5★) | 山东 |
1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枣庄学院 | A(5★) | 山东 |
1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山西大同大学 | A(5★) | 山西 |
1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太原工业学院 | A(5★) | 山西 |
1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运城学院 | A(5★) | 山西 |
1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渭南师范学院 | A(5★) | 陕西 |
1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咸阳师范学院 | A(5★) | 陕西 |
1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商洛学院 | A(5★) | 陕西 |
1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上海商学院 | A(5★) | 上海 |
在山西省,共有8所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应用型)榜单,太原工业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位列山西省内第2名,超越了运城学院。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应用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山西大同大学 | A(5★) | 大同市 | 101 |
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太原工业学院 | A(5★) | 太原市 | 101 |
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运城学院 | A(5★) | 运城市 | 101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 B++(4★) | 太原市 | 168 |
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太原师范学院 | B+(3★) | 太原市 | 253 |
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B+(3★) | 阳泉市 | 253 |
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太原学院 | B+(3★) | 太原市 | 253 |
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 | B+(3★) | 晋中市 | 253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太原工业学院共有29个专业上榜。其中,太原工业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档次为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质量管理工程、休闲体育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应用型)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太原工业学院 | A+(6★)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太原工业学院 | A(5★) |
应用化学 | 太原工业学院 | A(5★) |
网络工程 | 太原工业学院 | A(5★) |
通信工程 | 太原工业学院 | A(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太原工业学院 | A(5★) |
质量管理工程 | 太原工业学院 | A+(4★) |
休闲体育 | 太原工业学院 | A(4★)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太原工业学院 | B++(4★)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太原工业学院 | B++(4★) |
生物工程 | 太原工业学院 | B++(4★) |
太原工业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类别为计算机类,隶属于太原工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2024年太原工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全国共招生78人,学费为5280元/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口径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新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毕业后能从事计算机教学、软件开发、系统维护、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工作,成为推动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工程、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系列课程,还根据社会需要开设各门选修课程。
就业面向: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教育、行政部门、企业、事业等单位从事软件的应用与维护、计算机控制、计算机网络及计算机软件、硬件的设计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