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物理学专业好不好?排名怎么样

发布:2025-01-24 14:28:36 新高考网

深圳大学物理学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深圳大学物理学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105位,实力仅次于中央民族大学。

深圳大学物理学专业好不好?排名怎么样

一、深圳大学物理学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深圳大学物理学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深圳大学物理学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物理学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124所大学上榜。其中,深圳大学物理学专业位列全国第105名,仅排在中央民族大学和安徽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省份
95物理学中国海洋大学B+(3★)山东
95物理学延安大学B+(3★)陕西
95物理学新疆师范大学B+(3★)新疆
105物理学安徽大学B+(3★)安徽
105物理学中央民族大学B+(3★)北京
105物理学深圳大学B+(3★)广东
105物理学南宁师范大学B+(3★)广西
105物理学河北大学B+(3★)河北
105物理学东北林业大学B+(3★)黑龙江
105物理学佳木斯大学B+(3★)黑龙江
105物理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B+(3★)湖北

2、深圳大学物理学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广东省,共有5所高校的物理学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深圳大学的物理学专业位列广东省内第5名。

省内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城市全国排名
1物理学南方科技大学A+(6★)深圳市12
2物理学华南师范大学A+(6★)广州市6
3物理学中山大学A(5★)广州市16
4物理学广州大学A(5★)广州市23
5物理学深圳大学B+(3★)深圳市105

二、深圳大学物理学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深圳大学共有77个专业上榜。其中,深圳大学的物理学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区域一流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统计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
音乐学深圳大学B+(3★)
物流管理深圳大学B+(3★)
生物工程深圳大学B+(3★)
统计学深圳大学B+(3★)
测控技术与仪器深圳大学B+(3★)
物理学深圳大学B+(3★)
应用化学深圳大学B+(3★)
食品科学与工程深圳大学B+(3★)
环境工程深圳大学B+(3★)
国际经济与贸易深圳大学B+(3★)
汉语言文学深圳大学B+(3★)

三、深圳大学物理学专业简介

深圳大学的物理学专业类别为物理学类,隶属于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24年深圳大学物理学专业在全国共招生130人,学费为6853元/年。

【学科/专业优势】全国排名不含港澳台高校。

学校首批推行荣誉学位制度专业。

物理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US News2020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物理学,全国第28名,世界第513名。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受限:不招色盲。

培养目标:通过系统地学习普通物理、理论物理以及电子计算机、外语等课程,打下坚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娴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技适应能力。毕业后可从事电子、计算机等物理相关领域工作,或者在电子、光电子、通讯、交通、材料、真空和薄膜领域从事检测与控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等工作。能在物理学和工程技术各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更高等的学位,或从事物理与工程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以及从事物理学及其它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与生产的具体工作。

培养特色。

本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采取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方案。毕业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学生系统地学习普通物理、理论物理、近代物理实验和普通物理实验等理论与实验课程,此外还学习电子类及计算机类的课程,在培养过程中注重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相结合。

毕业生具备以下特色和优势。

1.系统地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知识,从整体上对物理学的内容、科学方法、工作语言、基本概念和物理图像以及物理学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学生在理论方法、实验技能和科学计算上受到全面而系统的训练,为今后参加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技术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崇尚理性,崇尚实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注重物理学所形成的物质观、自然观、时空观、宇宙观对整个人类文化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注重通过物理学的学习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理论与实验、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类比联想与猜测试探、理想化与模型化方法、估算与概算分析等。

3.具有较系统地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在薄膜材料与器件、等离子体与先进材料,以及光电检测技术等领域,能适应相关高新技术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与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普通物理实验、电磁场与波、理论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近代物理实验、光电检测技术、薄膜技术与应用、等离子体与先进材料制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