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西安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被校友会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63位,实力仅次于长治学院;在陕西省内排名第6位,排在西安外事学院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西安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应用型)中,共有252所大学上榜。其中,西安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位列全国第63名,仅排在长治学院和齐鲁师范学院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应用型) | 省份 |
---|---|---|---|---|
63 | 汉语言文学 |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 A(5★) | 吉林 |
63 | 汉语言文学 |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A(5★) | 江西 |
63 | 汉语言文学 | 德州学院 | A(5★) | 山东 |
63 | 汉语言文学 | 齐鲁师范学院 | A(5★) | 山东 |
63 | 汉语言文学 | 长治学院 | A(5★) | 山西 |
63 | 汉语言文学 | 西安文理学院 | A(5★) | 陕西 |
63 | 汉语言文学 | 西安外事学院 | A(5★) | 陕西 |
63 | 汉语言文学 | 西安翻译学院 | A(5★) | 陕西 |
63 | 汉语言文学 | 西安思源学院 | A(5★) | 陕西 |
63 | 汉语言文学 | 西安工商学院 | A(5★) | 陕西 |
63 | 汉语言文学 | 乐山师范学院 | A(5★) | 四川 |
在陕西省,共有15所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应用型)榜单,西安文理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位列陕西省内第6名,超越了西安外事学院。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应用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汉语言文学 | 宝鸡文理学院 | A++(6★) | 宝鸡市 | 1 |
2 | 汉语言文学 | 渭南师范学院 | A++(6★) | 渭南市 | 1 |
3 | 汉语言文学 | 咸阳师范学院 | A+(6★) | 咸阳市 | 30 |
4 | 汉语言文学 | 西安培华学院 | A++(6★) | 西安市 | 1 |
5 | 汉语言文学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A+(6★) | 西安市 | 30 |
6 | 汉语言文学 | 西安文理学院 | A(5★) | 西安市 | 63 |
7 | 汉语言文学 | 西安外事学院 | A(5★) | 西安市 | 63 |
8 | 汉语言文学 | 西安翻译学院 | A(5★) | 西安市 | 63 |
9 | 汉语言文学 | 西安思源学院 | A(5★) | 西安市 | 63 |
10 | 汉语言文学 | 西安工商学院 | A(5★) | 西安市 | 63 |
11 | 汉语言文学 | 榆林学院 | B++(4★) | 榆林市 | 118 |
12 | 汉语言文学 | 安康学院 | B++(4★) | 安康市 | 118 |
13 | 汉语言文学 | 商洛学院 | B++(4★) | 商洛市 | 118 |
14 | 汉语言文学 |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 B++(4★) | 西安市 | 118 |
15 | 汉语言文学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 B+(3★) | 西安市 | 180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西安文理学院共有27个专业上榜。其中,西安文理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档次为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学前教育、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食品安全与检测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应用型) |
---|---|---|
物联网工程 | 西安文理学院 | A(5★) |
视觉传达设计 | 西安文理学院 | A(5★)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西安文理学院 | A(5★) |
学前教育 | 西安文理学院 | A(5★) |
英语 | 西安文理学院 | A(5★) |
汉语言文学 | 西安文理学院 | A(5★)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西安文理学院 | A(5★) |
食品安全与检测 | 西安文理学院 | A++(4★) |
环境生态工程 | 西安文理学院 | A+(4★) |
公共艺术 | 西安文理学院 | A(4★) |
戏剧影视文学 | 西安文理学院 | B++(4★) |
西安文理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类别为中国语言文学类,隶属于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2024年西安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全国共招生109人,学费为5000元/年。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中国语言文学类招生,采用“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施行1+2+1的分段式培养,按照“一体多元”的专业综合改革要求,在中国语言文学平台之上设置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三个专业方向。第一学年不分专业,学习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和专识教育平台中的学科基础模块课程,第二学年根据学生志愿和学习情况进行专业分流,分专业学习两年后,进入最后一年的毕业实习(第七学期)和毕业论文(第八学期)等实践教学阶段,完成大学本科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普通中学,中高等专业技术学校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能够在行政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公关、编辑出版、新闻传播、行政管理、文字处理、文学创作和评论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学科基础模块主要课程: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写作、文学概论、书法、中国传统文化、专业与职业规划等。专业基础模块主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美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逻辑基础等。 教师教育方向主要课程:中学语文教学论、语文教学设计与教学训练、教师口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教师职业道德等。另有文学语言类、文化类和教育类专业选修课程:主要有:诗经研究、唐代传奇小说研究、唐诗研究、明清小说作品选讲、20世纪中国文学专题、实用汉语语法、当代电影、中学语文教材分析及教法指导、班主任管理艺术等。 实践环节:入学教育、军训、社会调查、学年论文、实习见习、毕业论文。 就业去向:能够在中高等学校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或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编辑、新闻传播、行政管理、文字处理等工作。 学位授予:文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