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中国农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39位,实力仅次于四川大学;在北京市内排名第5位,排在北京交通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中国农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70所大学上榜。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位列全国第39名,仅排在四川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25 | 工程力学 | 河海大学 | B++(4★) | 江苏 |
25 | 工程力学 | 山东大学 | B++(4★) | 山东 |
25 | 工程力学 | 太原理工大学 | B++(4★) | 山西 |
25 | 工程力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B++(4★) | 陕西 |
25 | 工程力学 | 四川大学 | B++(4★) | 四川 |
39 | 工程力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B++(4★) | 北京 |
39 | 工程力学 | 北京交通大学 | B++(4★) | 北京 |
39 | 工程力学 | 河南理工大学 | B++(4★) | 河南 |
39 | 工程力学 | 武汉科技大学 | B++(4★) | 湖北 |
39 | 工程力学 | 吉林大学 | B++(4★) | 吉林 |
39 | 工程力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B++(4★) | 江苏 |
在北京市,共有7所高校的工程力学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中国农业大学的工程力学专业位列北京市内第5名,超越了北京交通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工程力学 | 北京大学 | A++(7★) | 海淀区 | 1 |
2 | 工程力学 | 清华大学 | A++(7★) | 海淀区 | 1 |
3 | 工程力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6★) | 海淀区 | 5 |
4 | 工程力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A+(6★) | 海淀区 | 5 |
5 | 工程力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B++(4★) | 海淀区 | 39 |
6 | 工程力学 | 北京交通大学 | B++(4★) | 海淀区 | 39 |
7 | 工程力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B++(4★) | 海淀区 | 25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中国农业大学共有74个专业上榜。其中,中国农业大学的工程力学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高水平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金融学、化学、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社会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B++(4★) |
交通运输 | 中国农业大学 | B++(4★) |
工业设计 | 中国农业大学 | B++(4★) |
金融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B++(4★) |
化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B++(4★) |
工程力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B++(4★) |
车辆工程 | 中国农业大学 | B++(4★)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中国农业大学 | B++(4★)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中国农业大学 | B++(4★)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中国农业大学 | B++(4★)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B++(4★) |
中国农业大学的工程力学专业类别为力学类,隶属于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在全国共招生21人,学费为5000元/年。
学科:工学 门类:工程力学类 专业名称:工程力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力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和试验能力,能在各种工程(如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船舶、水利、化工等)中从事与力学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力学教学工作的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力学、数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必要的工程技能训练,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现代实验技术手段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较强的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与实验技能; 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主干学科:力学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结构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程序设计。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