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广西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82位,实力仅次于中山大学;在广西省内排名第2位,排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广西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195所大学上榜。其中,广西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82名,仅排在中山大学和兰州交通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82 | 环境工程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B++(4★) | 北京 |
82 | 环境工程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B++(4★) | 北京 |
82 | 环境工程 | 福建师范大学 | B++(4★) | 福建 |
82 | 环境工程 | 兰州交通大学 | B++(4★) | 甘肃 |
82 | 环境工程 | 中山大学 | B++(4★) | 广东 |
82 | 环境工程 | 广西大学 | B++(4★) | 广西 |
82 | 环境工程 | 贵州大学 | B++(4★) | 贵州 |
82 | 环境工程 | 燕山大学 | B++(4★) | 河北 |
82 | 环境工程 | 郑州大学 | B++(4★) | 河南 |
82 | 环境工程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B++(4★) | 河南 |
82 | 环境工程 | 华中科技大学 | B++(4★) | 湖北 |
在广西省,共有3所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广西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位列广西省内第2名,超越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环境工程 | 桂林理工大学 | A+(5★) | 桂林市 | 8 |
2 | 环境工程 | 广西大学 | B++(4★) | 南宁市 | 82 |
3 | 环境工程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B++(4★) | 桂林市 | 30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广西大学共有78个专业上榜。其中,广西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高水平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应用化学、物理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国际经济与贸易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音乐学 | 广西大学 | B++(4★)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广西大学 | B++(4★) |
旅游管理 | 广西大学 | B++(4★) |
应用化学 | 广西大学 | B++(4★) |
物理学 | 广西大学 | B++(4★) |
环境工程 | 广西大学 | B++(4★)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广西大学 | B++(4★)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广西大学 | B++(4★) |
化学 | 广西大学 | B++(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广西大学 | B++(4★) |
电子信息工程 | 广西大学 | B++(4★) |
广西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类别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类,隶属于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2024年广西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80人,学费为5977元/年。
广西大学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中建校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的前身是“国立广西大学”,始建于1928年,首任校长是教育家马君武博士。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广西大学题写了校名。1998年10月24日江泽民总书记为广西大学题写了“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团结奋斗 努力办好广西大学”的指示,为广西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现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化学化工学院是本校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几十年来,化学化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有中科院院士1人。现有环境与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化学、计算机过程控制与制冷工程五个大专业。其中环境与化工、化学专业实行大类招生,环境与化工类方向有环境工程、化学工艺、精细化工、生物化学工程、化工商务和化工计算机应用方向;化学类方向有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环境监测、高分子材料化学、天然有机化学、无机固体材料化学以及催化化学。有化学工艺博士点,化学工艺、环境工程、化工机械和应用化学四个硕士点。在校学生达1600多人。化学工艺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化工工艺与环境工程、应用化学技术与资源开发两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教师人才荟萃,有博士后2名,博士13名,硕士50名,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有教授11名,副教授56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56名。学院重视科学研究,设有化学工程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建筑材料工程研究所,下设12个研究室,科研力量雄厚,科研硕果累累,已完成科研项目100多项,其中有10项成果获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奖励;1997年以来获得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自治区科委、自治区教委资助项目,目前在研究项目达30多项。主要研究领域有无机化工与化工冶金、生物有机化学与化工、环境保护及“三废”治理、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工过程机械与过程原理、精细化学品研究与产品开发、林产化工研究与产品开发、天然物化学与药物化学、材料物理化学与高分子材料化学、工业催化及新型建筑材料。可工业化的成果有采用连续催化精馏技术生产醋酸丁酯新工艺、新工艺生产氯乙酸、添加木薯淀粉可降解农膜、BX氮氢气压缩机气阀、利用木薯淀粉渣和黄浆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木薯变性淀粉生产技术、木薯渣生产酒精技术以及水合锑酸钠生产技术。自97年以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500余篇,被索引(SCI、EI、ISTT)收录的论文70余篇,专著教材5部,获发明专利8项。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日本、美国、韩国、泰国和印度等国家的6个大学或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现任院长童张法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是自治区“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专家。学院在“十五”期间获政府投资建设资金2500万元,相信在“十六大”精神鼓舞下,乘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学院将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