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华南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69位,实力仅次于兰州财经大学;在广东省内排名第8位,排在暨南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华南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114所大学上榜。其中,华南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位列全国第69名,仅排在兰州财经大学和闽南师范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69 | 人力资源管理 | 北京联合大学 | B+(3★) | 北京 |
69 | 人力资源管理 | 北京物资学院 | B+(3★) | 北京 |
69 | 人力资源管理 | 福建农林大学 | B+(3★) | 福建 |
69 | 人力资源管理 | 闽南师范大学 | B+(3★) | 福建 |
69 | 人力资源管理 | 兰州财经大学 | B+(3★) | 甘肃 |
69 | 人力资源管理 | 华南理工大学 | B+(3★) | 广东 |
69 | 人力资源管理 | 华南农业大学 | B+(3★) | 广东 |
69 | 人力资源管理 | 河北师范大学 | B+(3★) | 河北 |
69 | 人力资源管理 | 河北经贸大学 | B+(3★) | 河北 |
69 | 人力资源管理 | 郑州大学 | B+(3★) | 河南 |
69 | 人力资源管理 | 华中师范大学 | B+(3★) | 湖北 |
在广东省,共有10所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华南理工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位列广东省内第8名,超越了暨南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人力资源管理 | 中山大学 | A+(5★) | 广州市 | 8 |
2 | 人力资源管理 | 华南师范大学 | B++(4★) | 广州市 | 34 |
3 | 人力资源管理 | 深圳大学 | A(4★) | 深圳市 | 16 |
4 | 人力资源管理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A(4★) | 广州市 | 16 |
5 | 人力资源管理 | 东莞理工学院 | B++(4★) | 东莞市 | 34 |
6 | 人力资源管理 | 广东财经大学 | B++(4★) | 广州市 | 34 |
7 | 人力资源管理 |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 B++(4★) | 珠海市 | 34 |
8 | 人力资源管理 | 华南理工大学 | B+(3★) | 广州市 | 69 |
9 | 人力资源管理 | 暨南大学 | B+(3★) | 广州市 | 97 |
10 | 人力资源管理 | 华南农业大学 | B+(3★) | 广州市 | 69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华南理工大学共有94个专业上榜。其中,华南理工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区域一流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汉语国际教育、动画、电子科学与技术、音乐学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数字媒体技术 | 华南理工大学 | B+(3★) |
医学影像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B+(3★) |
水利水电工程 | 华南理工大学 | B+(3★) |
汉语国际教育 | 华南理工大学 | B+(3★) |
动画 | 华南理工大学 | B+(3★) |
人力资源管理 | 华南理工大学 | B+(3★)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华南理工大学 | B+(3★) |
音乐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B+(3★) |
日语 | 华南理工大学 | B+(3★) |
统计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B+(3★) |
财务管理 | 华南理工大学 | B+(3★) |
华南理工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类别为工商管理类,隶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
济、管理、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从事人力资。
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
4.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5.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法学、公共管理。
核心课程:组织行为学、组织与工作设计、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招聘与人才测评、绩效管理、薪。
酬与福利、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