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重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软科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38位,实力仅次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重庆市内排名第1位,排在重庆邮电大学之上。
此外,重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还被评为了B-类学科专业,为重庆大学王牌专业之一,实力雄厚,毕业生就业率也一直名列前茅!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重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490所大学上榜。其中,重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位列全国第38名,仅排在厦门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省份 |
---|---|---|---|---|
3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开大学 | A | 天津 |
3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山东大学 | A | 山东 |
3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川大学 | A | 四川 |
3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厦门大学 | A | 福建 |
3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江苏 |
3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重庆大学 | A | 重庆 |
3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合肥工业大学 | A | 安徽 |
4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北京工业大学 | A | 北京 |
4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京邮电大学 | A | 江苏 |
4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A | 浙江 |
4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西北大学 | A | 陕西 |
在重庆市,共有10所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重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位列重庆市内第1名,超越了重庆邮电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重庆大学 | A | 重庆 | 38 |
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重庆邮电大学 | A | 重庆 | 58 |
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西南大学 | A | 重庆 | 73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重庆交通大学 | B+ | 重庆 | 174 |
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重庆理工大学 | B+ | 重庆 | 206 |
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重庆师范大学 | B+ | 重庆 | 253 |
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 B | 重庆 | 398 |
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重庆工商大学 | B | 重庆 | 415 |
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重庆科技大学 | B | 重庆 | 453 |
1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重庆文理学院 | B | 重庆 | 486 |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重庆大学共有103个专业上榜。其中,重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测绘工程、人工智能、电子科学与技术、金融学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
经济学 | 重庆大学 | A |
德语 | 重庆大学 | B+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重庆大学 | A |
测绘工程 | 重庆大学 | B+ |
人工智能 | 重庆大学 | A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重庆大学 | A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重庆大学 | B+ |
金融学 | 重庆大学 | A |
统计学 | 重庆大学 | B+ |
广播电视编导 | 重庆大学 | B+ |
表演 | 重庆大学 | B+ |
重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类别为哲学类,隶属于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它是研究计算机基础软硬件系统、核心算法和复杂应用系统设计实现的学科,随着国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战略的实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人才需求持续增长。重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牵头实施教育部“曙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专业教育。本专业学科基础扎实,专业师资雄厚,拥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30余名国家/省部级人才及教授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课程。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计算机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软件技术4个个性化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培养学生以计算思维去发现、分析和解决复杂科学和工程问题的核心专业能力,毕业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学科领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继续深造和参与广泛市场就业竞争的素质、能力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