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好不好

发布:2025-02-23 21:51:35 新高考网

河北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河北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被软科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59位,实力仅次于中国计量大学;在河北省内排名第1位,排在河北师范大学之上。

此外,河北大学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还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河北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好不好

一、河北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河北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河北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136所大学上榜。其中,河北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59名,仅排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国计量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专业评级省份
5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中央民族大学B+北京
5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首都师范大学B+北京
5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成都信息工程大学B+四川
57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B+广西
58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中国计量大学B+浙江
59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河北大学B+河北
60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南京工业大学B+江苏
60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浙江工业大学B+浙江
62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大连海事大学B+辽宁
63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福州大学B+福建
63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山西大学B+山西

2、河北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河北省,共有2所高校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河北大学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位列河北省内第1名,超越了河北师范大学。

省内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专业评级城市全国排名
1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河北大学B+保定59
2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河北师范大学B石家庄127

二、河北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河北大学共有78个专业上榜。其中,河北大学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劳动与社会保障、应用物理学、口腔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院校名称专业评级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河北大学B
生物科学河北大学B+
舞蹈学河北大学B+
劳动与社会保障河北大学B
应用物理学河北大学B+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河北大学B+
口腔医学河北大学B
国际经济与贸易河北大学A
化学河北大学B+
电子科学与技术河北大学B
广播电视编导河北大学B+

三、河北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

河北大学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类别为文学类,隶属于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24年河北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117人,学费为5390元/年。

学 制: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厚基础、高素质、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光电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光电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掌握本专业必须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获得较好的光电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训练。主要课程:信息光学、应用光学原理与设计、激光原理、光电子学、光谱学、光电检测技术、光纤通信原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专业特色:本专业的前身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1999年设立),先后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2008年)、“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2年),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输送了1500多名高素质的光电信息专业人才。本专业以质量一流的本科教育为目标,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精心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打造了一支以中青年博士为主力、年富力强、学术精湛、团结进取的教学团队(含省级教学名师1名、校级教学名师2名);本专业作为我院光学工程省级强势特色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光电信息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光电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基地、新能源光电器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的基础支撑单元,已成为河北省乃至全国光电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能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如:激光技术、应用光学、光电信息采集与处理、光电通信、光电传感、光机电算一体化等)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