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常州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190位,实力仅次于南京工业大学。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常州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213所大学上榜。其中,常州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位列全国第190名,仅排在南京工业大学和东南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19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湖南师范大学 | B+(3★) | 湖南 |
19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吉林农业大学 | B+(3★) | 吉林 |
19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吉林师范大学 | B+(3★) | 吉林 |
19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东南大学 | B+(3★) | 江苏 |
19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南京工业大学 | B+(3★) | 江苏 |
19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常州大学 | B+(3★) | 江苏 |
19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江西理工大学 | B+(3★) | 江西 |
19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沈阳农业大学 | B+(3★) | 辽宁 |
19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B+(3★) | 内蒙古 |
19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济南大学 | B+(3★) | 山东 |
19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天津科技大学 | B+(3★) | 天津 |
在江苏省,共有11所高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常州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位列江苏省内第11名。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江苏大学 | A+(6★) | 镇江市 | 6 |
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扬州大学 | A(5★) | 扬州市 | 43 |
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南京农业大学 | B++(4★) | 南京市 | 131 |
4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中国矿业大学 | B++(4★) | 徐州市 | 131 |
5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南京林业大学 | B++(4★) | 南京市 | 54 |
6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江苏师范大学 | B++(4★) | 徐州市 | 54 |
7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江苏科技大学 | B++(4★) | 镇江市 | 54 |
8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江苏海洋大学 | B++(4★) | 连云港市 | 54 |
9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东南大学 | B+(3★) | 南京市 | 190 |
1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南京工业大学 | B+(3★) | 南京市 | 190 |
1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常州大学 | B+(3★) | 常州市 | 190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常州大学共有39个专业上榜。其中,常州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区域一流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应用化学 | 常州大学 | B+(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常州大学 | B+(3★) |
汉语言文学 | 常州大学 | B+(3★) |
电子信息工程 | 常州大学 | B+(3★)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常州大学 | B+(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常州大学 | B+(3★) |
常州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类别为机械类,隶属于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2024年常州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全国共招生107人,学费为6380元/年。
一、专业介绍简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84年,是由原江苏化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起来,1988年开始本科招生,1998年改为现名。2012年,入选省“十二五”高校重点专业建设类专业。在本专业建设基础上,2005年获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2021年分别获批机械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机械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近年来,本专业以服务本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培养适应智能制造发展需求,具有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为专业定位,相继入选常州大学首批校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培育)专业、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首批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2022年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图1 专业历史沿革办学定位: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产业发展对机械人才的需求,围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以及现代化机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的目标,突出“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的培养特点,坚持产学研用协同培养模式,为学生职业发展和专业深造奠定基础。二、培养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宗旨,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面向制造业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基础知识,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能力,拥有专业素养、工程素养、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适应社会和机械行业发展,能胜任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监督检测、运行维护、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就业领域:本专业的就业领域涉及机械工业,毕业生可以从事机械、石油、轻工、材料、新能源、制药、食品等相关领域机械产品和机械装备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监督检测、运行维护、技术管理等工作。研究生阶段研修学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继续在机械工程及相关学科(含二级学科)硕士专业研修。职业发展预期:机械工程领域企业单位的生产、研发、质检部门主管、技术骨干;高校、研究机构等事业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教学、科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