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环境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环境工程专业被软科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76位,实力仅次于福州大学;在北京市内排名第13位,排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环境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环境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201所大学上榜。其中,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环境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76名,仅排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福州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省份 |
---|---|---|---|---|
69 | 环境工程 | 北京建筑大学 | B+ | 北京 |
72 | 环境工程 | 天津工业大学 | B+ | 天津 |
73 | 环境工程 | 扬州大学 | B+ | 江苏 |
74 | 环境工程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B+ | 陕西 |
74 | 环境工程 | 福州大学 | B+ | 福建 |
76 | 环境工程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B+ | 北京 |
77 | 环境工程 | 西南科技大学 | B+ | 四川 |
78 | 环境工程 | 河北工业大学 | B+ | 河北 |
79 | 环境工程 | 南京师范大学 | B+ | 江苏 |
80 | 环境工程 | 贵州大学 | B+ | 贵州 |
81 | 环境工程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B+ | 北京 |
在北京市,共有18所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环境工程专业位列北京市内第13名,超越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环境工程 | 清华大学 | A+ | 北京 | 1 |
2 | 环境工程 | 北京大学 | A+ | 北京 | 5 |
3 | 环境工程 | 北京师范大学 | A | 北京 | 9 |
4 | 环境工程 | 北京工业大学 | A | 北京 | 20 |
5 | 环境工程 | 北京科技大学 | A | 北京 | 28 |
6 | 环境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北京 | 30 |
7 | 环境工程 | 华北电力大学 | A | 北京 | 36 |
8 | 环境工程 | 北京化工大学 | B+ | 北京 | 45 |
9 | 环境工程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B+ | 北京 | 47 |
10 | 环境工程 | 北京林业大学 | B+ | 北京 | 49 |
11 | 环境工程 | 中国农业大学 | B+ | 北京 | 50 |
12 | 环境工程 | 北京建筑大学 | B+ | 北京 | 69 |
13 | 环境工程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B+ | 北京 | 76 |
14 | 环境工程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B+ | 北京 | 81 |
15 | 环境工程 | 北京交通大学 | B+ | 北京 | 90 |
16 | 环境工程 | 北京工商大学 | B+ | 北京 | 103 |
17 | 环境工程 | 中央民族大学 | B+ | 北京 | 114 |
18 | 环境工程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B | 北京 | 142 |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有39个专业上榜。其中,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环境工程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人工智能、建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政管理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B+ |
机器人工程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B+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B+ |
人工智能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B+ |
建筑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B+ |
环境工程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B+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B+ |
行政管理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B+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B+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B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B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环境工程专业类别为经济学类,隶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24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环境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88人,学费为5500元/年。
一、培养目标。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恢复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城市、区域和工矿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恢复及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