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发布:2025-02-06 14:38:21 新高考网

合肥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合肥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被软科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53位,实力仅次于重庆师范大学;在安徽省内排名第3位,排在安徽师范大学之上。

此外,合肥工业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还被评为了B-类学科专业,为合肥工业大学王牌专业之一,实力雄厚,毕业生就业率也一直名列前茅!

合肥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一、合肥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合肥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合肥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274所大学上榜。其中,合肥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位列全国第53名,仅排在安徽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专业评级省份
48数学与应用数学苏州大学A江苏
49数学与应用数学广州大学A广东
50数学与应用数学上海大学A上海
51数学与应用数学安徽大学A安徽
52数学与应用数学重庆师范大学A重庆
53数学与应用数学合肥工业大学A安徽
54数学与应用数学湖南师范大学A湖南
55数学与应用数学山东师范大学B+山东
56数学与应用数学西南交通大学B+四川
57数学与应用数学福州大学B+福建
58数学与应用数学南昌大学B+江西

2、合肥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安徽省,共有13所高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合肥工业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位列安徽省内第3名,超越了安徽师范大学。

省内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专业评级城市全国排名
1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合肥3
2数学与应用数学安徽大学A合肥51
3数学与应用数学合肥工业大学A合肥53
4数学与应用数学安徽师范大学B+芜湖102
5数学与应用数学安徽工业大学B马鞍山184
6数学与应用数学安庆师范大学B安庆188
7数学与应用数学淮北师范大学B淮北194
8数学与应用数学安徽理工大学B淮南198
9数学与应用数学合肥大学B合肥204
10数学与应用数学安徽财经大学B蚌埠213
11数学与应用数学合肥师范学院B合肥227
12数学与应用数学阜阳师范大学B阜阳232
13数学与应用数学皖西学院B六安265

二、合肥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合肥工业大学共有92个专业上榜。其中,合肥工业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能源与动力工程、软件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工商管理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院校名称专业评级
自动化合肥工业大学A
信息与计算科学合肥工业大学B+
网络与新媒体合肥工业大学B+
能源与动力工程合肥工业大学B+
软件工程合肥工业大学A
数学与应用数学合肥工业大学A
地理信息科学合肥工业大学B+
工商管理合肥工业大学A
应用化学合肥工业大学B+
生物工程合肥工业大学B+
环境工程合肥工业大学B+

三、合肥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简介

合肥工业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类别为哲学类,隶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2024年合肥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全国共招生60人,学费为5500元/年。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合肥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创立于2001年,于2014年被遴选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019被学校推荐申报省级一流专业建设试点, 2020年被学校推荐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试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既注重学生的数学素质训练,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既突出数学优势,又强调了应用技能。近三年以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约95%,其中考研与出国深造约占25%。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具备运用数学知识、计算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能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研究生学位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特色与培养模式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以具有宽厚扎实的数学基础,以应用统计和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同时加强计算机、经济和管理学的应用与实践的培养,注重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力求达到数学基础厚、专业口径宽、应用能力强、工作作风实。自创立以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一贯执行突出基础、加强应用、分流培养的育人模式。在一二年级开设大量的基础课程,全面覆盖主要数学分支,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同时以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家讲座等形式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与计算机等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三年级开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集合全校的师资力量建立选修课程体系,执行个性化分流培养。就业方向进入政府决策机构、管理部门、金融、保险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风险决策、软件开发、经济管理等工作; 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到国内外相关院校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