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河北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38位,实力仅次于河北师范大学;在河北省内排名第3位,排在河北工程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河北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213所大学上榜。其中,河北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38名,仅排在河北师范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华南农业大学 | B++(4★) | 广东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广西民族大学 | B++(4★) | 广西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南宁师范大学 | B++(4★) | 广西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河北工业大学 | B++(4★) | 天津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河北师范大学 | B++(4★) | 河北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河北农业大学 | B++(4★) | 河北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华北理工大学 | B++(4★) | 河北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郑州大学 | B++(4★) | 河南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河南师范大学 | B++(4★) | 河南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河南工业大学 | B++(4★) | 河南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B++(4★) | 河南 |
在河北省,共有6所高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河北农业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位列河北省内第3名,超越了河北工程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电子信息工程 | 燕山大学 | A+(5★) | 秦皇岛市 | 8 |
2 | 电子信息工程 | 河北师范大学 | B++(4★) | 石家庄市 | 38 |
3 | 电子信息工程 | 河北农业大学 | B++(4★) | 保定市 | 38 |
4 | 电子信息工程 | 河北工程大学 | B++(4★) | 邯郸市 | 89 |
5 | 电子信息工程 | 华北理工大学 | B++(4★) | 唐山市 | 38 |
6 | 电子信息工程 |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 B+(3★) | 廊坊市 | 178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河北农业大学共有49个专业上榜。其中,河北农业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高水平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河北农业大学 | B++(4★) |
车辆工程 | 河北农业大学 | B++(4★)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河北农业大学 | B++(4★) |
动物医学 | 河北农业大学 | B++(4★) |
生物技术 | 河北农业大学 | B++(4★) |
电子信息工程 | 河北农业大学 | B++(4★) |
化学 | 河北农业大学 | B++(4★)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河北农业大学 | B++(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河北农业大学 | B++(4★) |
生物科学 | 河北农业大学 | B++(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河北农业大学 | B++(4★) |
河北农业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类别为电子信息类,隶属于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2024年河北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109人,学费为5390元/年。
学科:工学 门类:电气信息类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