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五邑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被软科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166位,实力仅次于江西理工大学;在广东省内排名第9位,排在广东海洋大学之上。
此外,五邑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还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五邑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346所大学上榜。其中,五邑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166名,仅排在湖南工商大学和江西理工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省份 |
---|---|---|---|---|
161 | 电子信息工程 | 河北工程大学 | B+ | 河北 |
162 | 电子信息工程 | 西南石油大学 | B+ | 四川 |
162 | 电子信息工程 | 上海海事大学 | B+ | 上海 |
164 | 电子信息工程 | 湖南工商大学 | B+ | 湖南 |
165 | 电子信息工程 | 江西理工大学 | B+ | 江西 |
166 | 电子信息工程 | 五邑大学 | B+ | 广东 |
171 | 电子信息工程 | 河南理工大学 | B+ | 河南 |
172 | 电子信息工程 | 沈阳化工大学 | B+ | 辽宁 |
173 | 电子信息工程 | 厦门理工学院 | B+ | 福建 |
174 | 电子信息工程 | 成都大学 | B+ | 四川 |
174 | 电子信息工程 | 河北科技大学 | B+ | 河北 |
在广东省,共有18所高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五邑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位列广东省内第9名,超越了广东海洋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电子信息工程 | 深圳大学 | A | 深圳 | 24 |
2 | 电子信息工程 | 广东工业大学 | A | 广州 | 43 |
3 | 电子信息工程 | 暨南大学 | A | 广州 | 50 |
4 | 电子信息工程 | 华南师范大学 | A | 广州 | 57 |
5 | 电子信息工程 | 汕头大学 | A | 汕头 | 67 |
6 | 电子信息工程 | 广州大学 | B+ | 广州 | 70 |
7 | 电子信息工程 | 华南农业大学 | B+ | 广州 | 118 |
8 | 电子信息工程 | 东莞理工学院 | B+ | 东莞 | 133 |
9 | 电子信息工程 | 五邑大学 | B+ | 江门 | 166 |
10 | 电子信息工程 | 广东海洋大学 | B+ | 湛江 | 179 |
11 | 电子信息工程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B | 广州 | 213 |
12 | 电子信息工程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B | 茂名 | 243 |
13 | 电子信息工程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B | 广州 | 256 |
14 | 电子信息工程 | 广东药科大学 | B | 广州 | 270 |
15 | 电子信息工程 | 惠州学院 | B | 惠州 | 272 |
16 | 电子信息工程 | 韩山师范学院 | B | 潮州 | 279 |
17 | 电子信息工程 | 佛山大学 | B | 佛山 | 306 |
18 | 电子信息工程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B | 广州 | 332 |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五邑大学共有37个专业上榜。其中,五邑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环境设计、土木工程、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五邑大学 | B |
通信工程 | 五邑大学 | B+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五邑大学 | B |
环境设计 | 五邑大学 | B+ |
土木工程 | 五邑大学 | B+ |
电子信息工程 | 五邑大学 | B+ |
自动化 | 五邑大学 | B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五邑大学 | B |
产品设计 | 五邑大学 | B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五邑大学 | B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五邑大学 | B |
五邑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类别为哲学类,隶属于五邑大学智能制造学部。2024年五邑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867人,学费为5710元/年。
电子信息工程(选考科目:物理+不限)【专业特色】本专业获得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广东省教学团队建设等项目的支持。2018年该专业为五邑大学首批通过“专业质量提升工程”评审的专业、2019年被评为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具有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工程应用、社会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与品德修养,能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能在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制造、应用开发、技术服务、运维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主干课程】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电子线路、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等。【就业去向】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智能制造等领域从事电子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制造、应用开发、技术服务、运维与管理等工作。近年来多人考取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学校研究生。连续三年就业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