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西南石油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被软科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29位,实力仅次于西安理工大学;在四川省内排名第1位。
此外,西南石油大学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还被评为了C类学科专业,为西南石油大学王牌专业之一,实力雄厚,毕业生就业率也一直名列前茅!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西南石油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42所大学上榜。其中,西南石油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29名,仅排在昆明理工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省份 |
---|---|---|---|---|
24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B+ | 北京 |
25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长沙理工大学 | B+ | 湖南 |
26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华南师范大学 | B | 广东 |
27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昆明理工大学 | B | 云南 |
28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西安理工大学 | B | 陕西 |
29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西南石油大学 | B | 四川 |
30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山东科技大学 | B | 山东 |
31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三峡大学 | B | 湖北 |
32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福州大学 | B | 福建 |
33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西安石油大学 | B | 陕西 |
34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北方工业大学 | B | 北京 |
在四川省,共有1所高校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西南石油大学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位列四川省内第1名。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西南石油大学 | B | 成都 | 29 |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西南石油大学共有70个专业上榜。其中,西南石油大学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机械电子工程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
资源勘查工程 | 西南石油大学 | B+ |
工程造价 | 西南石油大学 | A |
酒店管理 | 西南石油大学 | A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西南石油大学 | B+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西南石油大学 | B+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西南石油大学 | B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西南石油大学 | B+ |
机械电子工程 | 西南石油大学 | A |
数字媒体技术 | 西南石油大学 | B+ |
机械工程 | 西南石油大学 | B+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西南石油大学 | B+ |
西南石油大学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类别为教育学类,隶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2024年西南石油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65人,学费为6240元/年。
专业特色: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 也是学校2021年获批并首届招生的专业。储能产业和储能技术是新能源发展的核心支撑,是国家能源革命和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是“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实现的驱动。本专业精准培养覆盖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居民侧以及社会化功能性储能设施等多方面国家迫切需求的“高精尖缺”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能源战略发展需要,培养系统掌握数学、物理、化学、材料、能源动力、电子电力等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解决电能、氢能、化学能等在存储和转换过程的复杂工程问题,具备从事储能材料、器件与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管理的技术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核心课程: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能源化学、储能原理与技术、工程材料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能源动力工程测试技术、氢能及新型能源动力系统、电化学储能电池及应用。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从事能源存储的高科技公司,如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等。毕业生主要深造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