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南宁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60位,实力仅次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广西省内排名第4位,排在广西师范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南宁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355所大学上榜。其中,南宁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位列全国第60名,仅排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6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广东工业大学 | B++(4★) | 广东 |
6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B++(4★) | 广东 |
6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五邑大学 | B++(4★) | 广东 |
6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广东海洋大学 | B++(4★) | 广东 |
6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B++(4★) | 广西 |
6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宁师范大学 | B++(4★) | 广西 |
6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海南师范大学 | B++(4★) | 海南 |
6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河北师范大学 | B++(4★) | 河北 |
6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B++(4★) | 河北 |
6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河北农业大学 | B++(4★) | 河北 |
6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河北工程大学 | B++(4★) | 河北 |
在广西省,共有6所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南宁师范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位列广西省内第4名,超越了广西师范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广西大学 | B++(4★) | 南宁市 | 206 |
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桂林理工大学 | B++(4★) | 桂林市 | 206 |
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B++(4★) | 桂林市 | 60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宁师范大学 | B++(4★) | 南宁市 | 60 |
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广西师范大学 | B+(3★) | 桂林市 | 327 |
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广西民族大学 | B+(3★) | 南宁市 | 285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南宁师范大学共有30个专业上榜。其中,南宁师范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高水平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新闻学、旅游管理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教育学 | 南宁师范大学 | B++(4★) |
电子信息工程 | 南宁师范大学 | B++(4★) |
化学 | 南宁师范大学 | B++(4★)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南宁师范大学 | B++(4★) |
英语 | 南宁师范大学 | B++(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南宁师范大学 | B++(4★) |
新闻学 | 南宁师范大学 | B++(4★) |
旅游管理 | 南宁师范大学 | B++(4★) |
思想政治教育 | 南宁师范大学 | B++(4★) |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 南宁师范大学 | B+(3★) |
越南语 | 南宁师范大学 | B+(3★) |
南宁师范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类别为计算机类,隶属于南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曙光大数据学院。2024年南宁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全国共招生49人,学费为7485元/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职教师资班,师范)●本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是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教师素养和科学素养,系统掌握教师教育技能、计算机技术以及大数据相关技术,能够进行大数据方向应用开发、数据挖掘、算法设计以及平台搭建与运维等工作,成为计算机应用、大数据应用方向急需的兼具工程应用能力与教育教学能力的创新复合型人才,毕业时具有相应2-3个技术等级证和教师资格证。就业方向: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大学、中学、小学及高职中职等学校)及培训机构从事信息技术类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双师型”教师,以及各行业从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工作。主要就业方向有: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大数据分析工程师、大数据算法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大数据运维工程师等与计算机、大数据相关的工作。毕业生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