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2位,实力仅次于北京大学。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13所大学上榜。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位列全国第2名,仅排在北京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1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北京大学 | A++(7★) | 北京 |
2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7★) | 安徽 |
3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A+(6★) | 北京 |
3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6★) | 黑龙江 |
5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兰州大学 | A(5★) | 甘肃 |
5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中山大学 | A(5★) | 广东 |
5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南方科技大学 | A(5★) | 广东 |
在安徽省,共有1所高校的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位列安徽省内第1名。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7★) | 合肥市 | 2 |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有45个专业上榜。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档次为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化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天文学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信息安全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7★) |
地球物理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7★) |
生物科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7★) |
化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7★)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7★)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7★) |
电子信息工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7★) |
天文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7★)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7★) |
地球化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6★)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类别为力学类,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原名近代力学系)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亲自创建于1958年,并由钱先生担任首任系主任。吴仲华、童秉纲、韩肇元教授和虞吉林教授,何世平教授, 陆夕云教授先后担任过本系系主任。现任系主任是何陵辉教授。
四十多年来全系共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其中学士2000多名,硕士368名,代培硕士186名,博士167名,代培博士39名。
本系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5人成为中科院或工程院院士。
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力学。
国家力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
中科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
固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
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
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
设有力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拥有中科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1人。
中科院百人计划4人,博士生导师20人,教授3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