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首都师范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被软科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29位,实力仅次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北京市内排名第6位,排在北京邮电大学之上。
此外,首都师范大学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还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专业,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还被评为了B+类学科专业,为首都师范大学王牌专业之一,实力雄厚,毕业生就业率也一直名列前茅!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首都师范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211所大学上榜。其中,首都师范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位列全国第29名,仅排在湘潭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省份 |
---|---|---|---|---|
24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广东 |
25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电子科技大学 | A | 四川 |
26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湖南大学 | A | 湖南 |
27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湘潭大学 | A | 湖南 |
28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江苏 |
29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首都师范大学 | A | 北京 |
32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北京邮电大学 | A | 北京 |
33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A | 陕西 |
33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A | 陕西 |
35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兰州大学 | A | 甘肃 |
36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A | 江苏 |
在北京市,共有18所高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首都师范大学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位列北京市内第6名,超越了北京邮电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北京大学 | A+ | 北京 | 1 |
2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北京 | 4 |
3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清华大学 | A+ | 北京 | 6 |
4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北京交通大学 | A | 北京 | 19 |
5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A | 北京 | 22 |
6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首都师范大学 | A | 北京 | 29 |
7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北京邮电大学 | A | 北京 | 32 |
8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北京工业大学 | A | 北京 | 37 |
9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华北电力大学 | B+ | 北京 | 52 |
10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北京 | 56 |
11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中央财经大学 | B+ | 北京 | 76 |
12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B+ | 北京 | 77 |
13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B+ | 北京 | 85 |
14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北京化工大学 | B+ | 北京 | 87 |
15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中央民族大学 | B+ | 北京 | 107 |
16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中国政法大学 | B+ | 北京 | 111 |
17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北京建筑大学 | B+ | 北京 | 118 |
18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北方工业大学 | B+ | 北京 | 122 |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首都师范大学共有57个专业上榜。其中,首都师范大学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法语、戏剧影视文学、社会工作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
汉语言文学 | 首都师范大学 | A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首都师范大学 | A |
俄语 | 首都师范大学 | B+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首都师范大学 | B |
法语 | 首都师范大学 | B+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首都师范大学 | A |
戏剧影视文学 | 首都师范大学 | B+ |
社会工作 | 首都师范大学 | B+ |
哲学 | 首都师范大学 | B |
德语 | 首都师范大学 | B+ |
统计学 | 首都师范大学 | B+ |
首都师范大学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类别为经济学类,隶属于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以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和运筹控制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
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或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
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