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成都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软科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239位,实力仅次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四川省内排名第12位,排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之上。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成都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330所大学上榜。其中,成都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位列全国第239名,仅排在绵阳师范学院和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省份 |
---|---|---|---|---|
232 | 汉语言文学 | 天水师范学院 | B | 甘肃 |
232 | 汉语言文学 | 洛阳师范学院 | B | 河南 |
232 | 汉语言文学 | 江苏理工学院 | B | 江苏 |
237 | 汉语言文学 | 绵阳师范学院 | B | 四川 |
237 | 汉语言文学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 B | 重庆 |
239 | 汉语言文学 | 成都师范学院 | B | 四川 |
242 | 汉语言文学 | 宝鸡文理学院 | B | 陕西 |
242 | 汉语言文学 | 贵阳学院 | B | 贵州 |
242 | 汉语言文学 | 衢州学院 | B | 浙江 |
245 | 汉语言文学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B | 四川 |
245 | 汉语言文学 | 遵义师范学院 | B | 贵州 |
在四川省,共有15所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成都师范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位列四川省内第12名,超越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汉语言文学 | 四川大学 | A+ | 成都 | 7 |
2 | 汉语言文学 | 四川师范大学 | A | 成都 | 48 |
3 | 汉语言文学 | 西南民族大学 | B+ | 成都 | 69 |
4 | 汉语言文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B+ | 成都 | 73 |
5 | 汉语言文学 | 西华师范大学 | B+ | 南充 | 79 |
6 | 汉语言文学 | 西华大学 | B+ | 成都 | 130 |
7 | 汉语言文学 | 成都大学 | B+ | 成都 | 134 |
8 | 汉语言文学 | 西南财经大学 | B+ | 成都 | 151 |
9 | 汉语言文学 | 四川农业大学 | B+ | 雅安 | 187 |
10 | 汉语言文学 | 西南科技大学 | B | 绵阳 | 232 |
11 | 汉语言文学 | 绵阳师范学院 | B | 绵阳 | 237 |
12 | 汉语言文学 | 成都师范学院 | B | 成都 | 239 |
13 | 汉语言文学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B | 成都 | 245 |
14 | 汉语言文学 | 内江师范学院 | B | 内江 | 247 |
15 | 汉语言文学 | 乐山师范学院 | B | 乐山 | 260 |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成都师范学院共有31个专业上榜。其中,成都师范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化学、物流管理、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
翻译 | 成都师范学院 | B |
音乐学 | 成都师范学院 | B |
新闻学 | 成都师范学院 | B |
化学 | 成都师范学院 | B |
物流管理 | 成都师范学院 | B |
汉语言文学 | 成都师范学院 | B |
英语 | 成都师范学院 | B+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成都师范学院 | B |
成都师范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类别为哲学类,隶属于成都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2024年成都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全国共招生210人,学费为4800元/年。
本科 学制四年培养目标:适应国家和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立足成都平原经济区、面向四川,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致力于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字、文学的基础知识、方法和技能;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语文学科教学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创新精神、反思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能够胜任中学语文教学和相关管理、研究、育人工作的应用型人才。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具有依法执教意识,具备崇高的教育情怀和优良师德,以立德树人为己任。2.具备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和素养,了解人文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掌握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具备较强的语文教学实践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3.掌握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的规律,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能够针对学生特点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具备通过语文学科教学,班级、社团活动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育人能力。4.具有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能够主动学习借鉴国内外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专业共同体中进行合作学习,不断促进专业和自身素质发展。主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写作、文学概论、美学等。就业面向:中小学语文教学,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文秘、文员,出版社编辑,文案策划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