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自动化专业好不好?排名怎么样

发布:2025-03-17 14:40:43 新高考网

安徽师范大学自动化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安徽师范大学自动化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180位,实力仅次于浙江科技大学;在安徽省内排名第7位,排在安庆师范大学之上。

安徽师范大学自动化专业好不好?排名怎么样

一、安徽师范大学自动化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安徽师范大学自动化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安徽师范大学自动化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自动化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206所大学上榜。其中,安徽师范大学自动化专业位列全国第180名,仅排在浙江科技大学和绍兴文理学院之后。

全国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省份
150自动化西南交通大学B+(3★)四川
150自动化成都信息工程大学B+(3★)四川
150自动化天津科技大学B+(3★)天津
150自动化绍兴文理学院B+(3★)浙江
150自动化浙江科技大学B+(3★)浙江
180自动化安徽师范大学B+(3★)安徽
180自动化安徽建筑大学B+(3★)安徽
180自动化北京林业大学B+(3★)北京
180自动化中央民族大学B+(3★)北京
180自动化暨南大学B+(3★)广东
180自动化桂林理工大学B+(3★)广西

2、安徽师范大学自动化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安徽省,共有9所高校的自动化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安徽师范大学的自动化专业位列安徽省内第7名,超越了安庆师范大学。

省内排名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城市全国排名
1自动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6★)合肥市11
2自动化合肥工业大学A(5★)合肥市21
3自动化安徽大学B++(4★)合肥市41
4自动化安徽工业大学B++(4★)马鞍山市41
5自动化安徽理工大学B++(4★)淮南市41
6自动化安徽工程大学B++(4★)芜湖市41
7自动化安徽师范大学B+(3★)芜湖市180
8自动化安庆师范大学B+(3★)安庆市150
9自动化安徽建筑大学B+(3★)合肥市180

二、安徽师范大学自动化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安徽师范大学共有67个专业上榜。其中,安徽师范大学的自动化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区域一流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院校名称档次(研究型)
化学工程与工艺安徽师范大学B+(3★)
行政管理安徽师范大学B+(3★)
环境工程安徽师范大学B+(3★)
通信工程安徽师范大学B+(3★)
软件工程安徽师范大学B+(3★)
自动化安徽师范大学B+(3★)

三、安徽师范大学自动化专业简介

安徽师范大学的自动化专业类别为自动化类,隶属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24年安徽师范大学自动化专业在全国共招生74人,学费为5200元/年。

我校自动化专业是2008年获批新增的应用型工科专业,并于2010年正式招生。自动化专业覆盖了系统学科、自动化学科和电工学科,是我国从工业化跨入信息化社会的急需专业之一。自动化专业以控制理论、系统理论、信息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控制对象提供解决手段,以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虚拟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为经济的各个领域实现自动化提供方法论和技术手段。办学目标在于为自动控制、自动化、信号与数据处理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为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输送优质的生源。近几年,学校为支持自动化本科专业发展,先后投入200多万元人民币,建立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与仪表》、《控制理论》等实验室。2013年自动化专业获批安徽省重点新建新专业项目,获批建设经费300万元。目前自动化本科专业实验室面积有400多平方米,实验设备先进。本专业目前有教师10人,其中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具有硕士学位7人,自动化专业教师来自于国内重点院校,如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本专业2014年为首届本科毕业生,学生就业率达100%(个别毕业生第二年考研)。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相互协调,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控制科学与工程、运动控制、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智能系统、电气自动化、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相关方面从事理论研究、系统设计和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并为今后的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除必须具备较扎实的数理、计算机、外语基础外,还必须具备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化装置、自动化系统工程、自动控制信息处理、智能控制、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基础;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要的较宽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信息处理技术等知识;3.具有本专业领域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包括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及仿真、电机与拖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主要实践环节:金工实习、认识实习、专业课程设计、大型综合性课程设计(实验)等。5.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知识解决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等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具备一定的科研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四、学制与毕业学分学制:本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3~6年。学分:总学分不低于174学分。五、授予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