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西南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软科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55位,实力仅次于兰州理工大学;在重庆市内排名第2位,排在重庆理工大学之上。
此外,西南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还是省级特色专业!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西南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277所大学上榜。其中,西南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位列全国第55名,仅排在河南科技大学和兰州理工大学之后。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省份 |
|---|---|---|---|---|
| 49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A | 北京 |
| 5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长春理工大学 | A | 吉林 |
| 5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西安科技大学 | A | 陕西 |
| 5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河南科技大学 | A | 河南 |
| 54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兰州理工大学 | A | 甘肃 |
| 55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西南大学 | A | 重庆 |
| 56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中国计量大学 | B+ | 浙江 |
| 57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华东交通大学 | B+ | 江西 |
| 58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广州大学 | B+ | 广东 |
| 58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沈阳工业大学 | B+ | 辽宁 |
| 6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扬州大学 | B+ | 江苏 |
在重庆市,共有9所高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西南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位列重庆市内第2名,超越了重庆理工大学。
|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 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重庆大学 | A+ | 重庆 | 6 |
| 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西南大学 | A | 重庆 | 55 |
| 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重庆理工大学 | B+ | 重庆 | 62 |
| 4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重庆邮电大学 | B+ | 重庆 | 78 |
| 5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重庆交通大学 | B+ | 重庆 | 85 |
| 6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重庆工商大学 | B+ | 重庆 | 142 |
| 7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重庆科技大学 | B | 重庆 | 179 |
| 8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重庆三峡学院 | B | 重庆 | 243 |
| 9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长江师范学院 | B | 重庆 | 264 |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西南大学共有108个专业上榜。其中,西南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经济学、舞蹈学、行政管理、金融学等,详见如下。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
| 信息安全 | 西南大学 | B |
| 智能制造工程 | 西南大学 | B+ |
| 公共事业管理 | 西南大学 | B+ |
| 经济学 | 西南大学 | B+ |
| 舞蹈学 | 西南大学 | B+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西南大学 | A |
| 行政管理 | 西南大学 | B+ |
| 金融学 | 西南大学 | B+ |
| 应用化学 | 西南大学 | B+ |
| 车辆工程 | 西南大学 | B+ |
| 市场营销 | 西南大学 | A |
西南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类别为经济学类,隶属于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专业介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隶属于工程技术学院,由1958年开设的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发展而来,于1989年开始招收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本科生,1999年根据教育部专业设置目录要求更名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目前本专业二、三、四年级在校生共450人,一年级机械类专业学生250人(未分专业)。本专业依托于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师资力量:本专业专职教师人数53人(不含通识类公共课教师),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3人,其他副高职称3人,其中30人具有博士学位。拥有智能传动和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重庆)、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重庆)、丘陵山区农业装备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农业技术创新方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专业现有实验用房4366平方米,拥有1200余台/套、价值2000多万元的实验教学设备,能满足学生实习训练需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在培养过程中,逐步引入“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建立“评价-反馈-改进”机制,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本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工程制图、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控制工程基础。专业优势: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努力改进教学环境和条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本专业将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高度融合,在机械设计制造、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农机装备等方面开展特色教学。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道德,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创新意识、终身学习以及分析和解决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也能在工程机械、汽车、发动机和家电等企业和科研事业单位从事机电系统的产品设计、制造、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运营管理和销售等方面的工作,成为单位的技术或管理骨干。就业前景:多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和欢迎,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直名列全校前茅。近三年,平均就业率96%以上,考研人数及出国深造人数逐年上升,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等各类竞赛获奖100余人次,累计培养的毕业生440余人,其中优秀毕业生68余人,市级优秀学生4名,学生获得优秀毕业论文17篇,获授权专利5项。